筒体结构、桩筏基础与地基土共同工作的理论研究及数值分析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lq3298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桩筏基础是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常用的基础形式之一.然而,目前工程界有关桩筏基础设计、计算的方法,具有极大的近似性,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其结果往往造成设计偏于不安全或偏于浪费.该文运用有限单元法分析计算了超高层筒体结构与桩筏基础的共同工作.采用弹塑性本构模型,对坚向荷载工作下的空间筒体结构、桩筏基础和地基进行了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研究桩基荷载沉降特性、桩筏反力分布及分配规律、地基应力与筏板内力等基本问题及其影响因素.重点讨论了上部结构刚度及荷载影响时,桩筏基础的工作机理.同时,结合现场原位实测研究及分析,进行实例计算与现场实测结果对比.实测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吻合良好.该文提出了按整体承载力和沉降量双重控制的设计思路.以最大限度挖掘地基基础潜力为目标,通过抽桩分析,证明高层建筑桩筏基础设计中减少桩数的可行性,并就常规设计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洛惠渠五洞Q1黄土进行常规三轴试验,分析和探讨黄土变形强度特性,建立Q1黄土的软化本构模型,这不仅为洛惠渠五洞的简易盾构法施工的力学响应分析及其施工优化提供了最
剪力墙结构是高层建筑的一种主要形式.由于建筑功能的要求,底层通常有较大的空间.与上部结构相比,底层结构的抗侧刚度、抗剪承载力降低较多.在地震作用下,底层钢筋混凝土低剪
桁架式钢骨混凝土是空腹式钢骨混凝土(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以下简称SRC)的一种,一般认为其抗震性能不及实腹式SRC构件,而与普通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以下简称R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梁桥是一种性能优越经济适用的桥梁,在中等跨径的桥梁中应用广泛。传统的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在跨中正弯矩区能充分发挥钢材的抗拉优势,和混凝土的抗压作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高速铁路的建设成为交通运输的迫切需要.高速铁路的日常维修与保养对线路的工后沉降提出更高标准.拟建的京沪高速铁路所穿越的沪徐段地层存在厚度10m~20m
该文利用随机振动理论,研究了地下管线在大空间地面运动过程中的动力反应问题.在建立管线模型时,接头简化为刚性接头,同时管线简化为弹性地基梁.在分析过程中,不考虑管线的弯
该文以润杨大桥北锚锭特大特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利用有效固结应力原理,在大量试验数据和北锚锭基坑工程实测数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围护结构上水土压力大小和分布的影响因素:
目前,在盾构隧道中采用二次衬砌的工程还很少,大多数情况下,二次衬砌的内力计算在设计中被省略,作为承载结构的二次衬砌的受力计算方法还不成熟.穿黄隧洞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
不同土层性质的场地对地震波的不同放大作用已被人们认识并越来越得到重视.天津市和平区和南开区在以往历次地震中均表现出明显不同的震害影响,已成为国内此类问题比较典型的
随着海洋开发的加速进行,岛礁工程建设日益增多,就地取材以珊瑚碎屑作为骨料的珊瑚混凝土的出现对海洋工程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但珊瑚混凝土属于轻骨料混凝土的一种,其自身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