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异地就医行为的产生基于人口流动、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医保制度的碎片化、患者对优质医疗资源的要求,异地就医结算政策经历了从最初的患者垫付到目前的异地联网结算政策,2016年我国已有30个省份实现了省内异地就医持卡结算。在带来了便捷的同时,医院缺乏有效的管理,可能存在对异地患者的过度医疗等情况,造成异地医疗中的保险金使用中的不合理及使用效率降低等问题。研究目的随着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的便捷化,也对医保的异地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对山东省某三甲医院的本地患者与异地患者的住院费用对比分析,旨在通过费用的差异来说明相比于本地患者,医院对异地患者的管理是否存在不足,并通过对患者费用的构成情况及费用影响因素的分析,为医疗机构与医保机构如何防止不合理的医疗费用、加强异地就医患者的管理提出建议措施。研究方法本研究的定性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和知情人物访谈法,借助这两种方法了解国内外异地就医现状及研究对象医院的基本情况。本研究的数据分析方法主要有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通过对2012-2016年期间全院异地住院患者人次数、次均费用分析,最后选择2016年甲状腺恶性肿瘤、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子宫肌瘤三类患者,进行本市职工患者与异地患者住院费用对比,再对子宫平滑肌瘤患者费用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从总体上看,通过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的患者人次数、占全院住院患者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证明异地就医政策实施效果良好。从选取的三类疾病患者上看,总体费用省内异地患者显著高于本市职工患者,且三种疾病省内异地患者的药费、医用耗材费这两类构成费用显著高于本市职工患者。构成费用占比不尽合理,耗材占比偏高。建议针对本研究结果,提出了以下建议:各统筹地区间加强合作,规范异地患者就医行为;设立异地就医管理协调机构;建立与细化异地就医协议内容;充分利用基层医疗资源缓解异地患者就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