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前列腺癌放射治疗联合内分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l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以调强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高危前列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相关临床因素对远期生存的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收集所在单位从2009年3月至2019年1月间收治的106例高危组前列腺癌患者接受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血清PSA、睾酮治疗前后的变化,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变、相关治疗不良反应。评估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的近期的临床治疗疗效及相应的远期预后情况,生存分析采用Ka 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生存曲线之间两相比较采用Log-rank时序检验并采用单因素预后分析;使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影响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所有病例经治疗后均出现血清PSA降低、睾酮降低,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共57例(53.8%)出现骨髓抑制反应,有11例(10.3%)患者发生Ⅲ级骨髓抑制反应,其余急性毒性反应均为Ⅰ~Ⅱ级。未见急性期Ⅲ级及以上泌尿系反应,共6例(5.6%)出现Ⅰ~Ⅱ级反应。共24例(14.7%)出现胃肠道毒性反应,19例(17.9%)出现放射性直肠粘膜反应。3年的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无生化复发生存(biochemical relapse-free survival,b RFS)、远处转移(distant metastasis,DM)率分别为79.2%、44.3%、30.9%。单因素分析显示:确诊年龄、T分期、Gleason评分、初始PSA值、治疗后最低PSA值高危前列腺患者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确诊年龄、T分期、Gleason评分、初诊PSA值、治疗后最低PSA值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调强适形放疗联合内分法治疗可明显改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近期疗效可观,毒副反应较小,且远期生存表现良好,确诊年龄、T分期、Gleason评分、初诊及治疗后PSA水平与患者预后相关,其中初诊PSA值与患者预后密切。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评估血清甲胎蛋白(AFP)升高胃癌中AFP、GPC3及SALL4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消化内科的初诊进展期胃癌患者,以入院血清AFP>20ng/ml为标准,通过严格的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45例患者病理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胃癌中AFP、GPC3及SALL4蛋白的表达,并纳入既往已经
学位
目的:探讨“化疗-放疗-化疗”的“夹心模式”序贯放化疗与“同步模式”放化疗两种治疗方式在III期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中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分期(FIGO2009)Ⅲ期,且术后行联合放化疗的病例资料,根据术后辅助治疗模式的不同分为“夹心模式”组和“同步模式”放化疗组,其中术后行“夹心模式”序贯放化疗患者17
学位
目的:通过研究能够直接影响Luminal A型乳腺癌病人预后的关键危险性因素,从而建立生存预测模型。方法:通过收集SEER数据库中2010-2015年期间的所有Luminal A型乳腺癌病人信息,并使用R语言简便地随机化,然后分成建模组和验模组。先利用单因素分析影响建模组Luminal A型乳腺癌病人预后的关键因素,然后再利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研究最有意义的原因,以检测出影响5年生存率的独立
学位
散热效率是影响大功率差相移式隔离器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性因素。通过仿真分析了相移式隔离器移相段的温升,研究了影响差散热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胶层导热系数、胶层厚度、铁氧体厚度、插入损耗值是影响移相段温升的主要因素,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为胶层的导热系数。因此,改善差相移上铁氧体的粘接工艺,保证其散热效率,可有效保证大功率差相移式隔离器的可靠性。
期刊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3(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group 3,ERCC3)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以下简称肝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对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GEPIA数据库中ERCC3m RNA在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肝癌预后的影响,然后利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
学位
目的:评价雌激素受体处于阳性表达的ABC患者,评价使用氟维司群治疗孕激素受体不同表达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晚期乳腺癌应用氟维司群治疗的患者100例,将ER+/PR-的ABC患者纳入观察组(50例),ER+/PR+的ABC患者纳入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ABC患者之间的临床特点,并收集及再次判读病理档案中免疫组化结果;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评估使用氟维司群进行治疗为ABC患者所带来
学位
目的:探讨血管抑制蛋白-2(Vasohibin-2,VASH-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185例原发乳腺癌患者术后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进行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VASH-2检测;术前所有患者行B超引导下乳腺癌组织富血供病灶穿刺和乏血供病灶穿刺,采用免疫组化检测VASH-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不同血供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不
学位
目的:最近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数据统计中,乳腺癌已经超过肺癌成为女性最常见的癌症。RNA甲基化中N6-甲基腺苷(m6A)调控因子的不断变化会影响肿瘤发生、发展,本研究旨将分析乳腺癌患者中调控因子的差异表达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先从公共数据库中筛选出浸润性乳腺癌中的差异表达基因,然后选用于2015年至2016年间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标准手术治疗的145例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与30例乳腺腺
学位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接受三药联合方案(FOLFOXIRI或XELOXIRI化疗±靶向贝伐珠单抗或西妥昔单抗)对比接受两药联合方案(m FOLFOX6、XELOX或FOLFIRI化疗±靶向贝伐珠单抗或西妥昔单抗)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索三药联合方案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整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消化内科自2017年8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经组织病理学及影像学确
学位
目的:激活转录因子2(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2,ATF2)是激活蛋白1(AP1)转录因子家族的成员。探讨ATF2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患病后治疗中的作用,从而为肝细胞癌的形成原因及发生以及患病后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可行性的研究思路和治疗的理论方法。方法:1)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技术检测ATF2在肝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蛋白表达水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