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陶传承方式的研究——以碗窑村杨氏家族为例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in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水陶是指历史上各个时期在建水生产的各类陶制物品,是云南最有代表性的陶器。建水陶的历史悠久,其发展脉络可以简要概括为“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其中创烧于清朝中晚期的紫陶是建水陶产品中的集工艺之大成者,也是我国的“四大名陶”之一。随着紫陶工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知名度不断增加,在市场上也颇受欢迎,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关注,学术界也对其进行了一些研究。  建水陶的工艺技术能够在历史长河中一直传承延续至今,与其所处地域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社会人文条件密不可分。这些外部条件为建水陶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证,建水陶手艺人们的生产和传承活动,才是建水陶得以持续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在自然经济背景下的传统社会中,家庭传承是建水陶工艺传承的最主要方式,师徒之间主要是父子关系,以血缘为传承纽带;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师徒传承是建水陶在工厂里的主要传承方式,师徒组合主要由领导安排分配;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建水陶的生产、经营方式都越来越多样化,家庭传承重新兴盛起来,但传承方式表现出更加了多元化的特点。通过对杨氏家族制陶历程的考察来进行建水陶的传承研究,把具体的技艺传承过程融于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中,分析建水陶工艺的历史传承和生产过程,其变迁与传承的特点与原因,还有在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之下的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学校传承等传承方式。
其他文献
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畅、洁、绿、美”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公路发展的要求,而是更偏向于公路生态化养护要求上,这也是人们对“生态环保路”养护理念的体现。青海省自去年开始就
景迈山傣族居住在云南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乡景迈山,属于傣哏支系。在当地村民的精神空间中,蕴含着两套信仰体系,即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在这两套信仰体系中,衍生于
企业员工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内训师就是把自己拥有的知识和技能准确地传授给员工,为提高培训质量,采取形式多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并于次年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孟定芒团的傣族手工造纸榜上有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拉祜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南部亚热带山区,澜沧县是我国唯一拉祜族自治县,是拉祜族人口最为集中、拉祜族传统文化最为丰富、保留最为完整的地区。勤劳智慧的拉祜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国家化、市场化与文化多样性关系的讨论成为学术界十分关注的话题。经济全球化为各国、各民族间的交流创造了条件,客观上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经济利益,改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内蒙古自治区的少数民族主要以蒙族为主。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主要以蒙族学生为主,少数民族学生大都来自偏远的农牧区,农牧区的经济条件相
位于中国边境的云南省普洱市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发展至今,以其面积大、年代久、茶味甘、民族多、文化古而闻名于世。生活于其中的芒景村布朗族,是中国的人口较少民族,也是与
摘要:进行服装面料再造设计,是进行各种创新设计和塑造,增加服装面料的视觉效果及艺术价值,并和现代生活文化相适应。本文对服装面料再造设计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服装设计人员提高一些参考。  关键词:面料再造设计;原则;工艺;发展方向  服装面料的再造设计也叫面料的二次设计、服装材料设计,这是指应用各种方法或者创新方式进行服装外观塑造,增强视觉及艺术效果。实施面料再造设计不只是改变面料风格,更要和现代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