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每经历一次重大经济危机,都会催生一些新兴产业,各国靠此使经济走出低谷,继而走上蓬勃发展的全新道路。战略性新兴产业即是能解决经济低迷的全新动力。国际化是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效方法与必经之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和数量在持续快速大幅增长的同时,却远没有达到像它的规模所展示的那样高的竞争力。如何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与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就作为了本选题的出发点。本文旨在自身建立一套逻辑合理完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实现评价目标。为此,首先进行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理论,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理论的梳理分析,随后以“新钻石模型”为纲,选择35个指标,建立了以产业环境、产业支撑、产业创新为维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数据选取中国高技术产业年鉴和CSMAR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整合,统一口径。运用因子分析法,从不同产业、不同地区、分产业分地区三个层次进行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定量评价。结论显示,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排序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29)医药制造业(29)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29)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29)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地区竞争力排序为:东部(29)中部(29)西部(29)东北,省份竞争力排序上大体以广东、江苏、山东为第一领先集团,东中部各省份如北京、天津、浙江、湖北、湖南等表现一般,西部及东北各省份如贵州、甘肃、黑龙江等竞争力则相对落后。随后进行影响因素路径分析,结论显示,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产业与地区发展的影响因素侧重点各有不同,产业间更注重产业自身经营与产业环境因素,地区间更注重产业自身能力中的活力、效益等因素,而考虑到分产业分地区更细致的领域,各影响因素影响系数则较为均衡。但永恒不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最强影响因素是产业创新,无论何种情况,产业创新对国际竞争力的贡献度都超过六成。可以说,抓住产业创新,就抓住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