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育”与“数学文化”是当今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一个课题。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都对数学文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许多学者也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从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培养现状、中学数学教育对数学文化的要求入手,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对现阶段中学数学、数学文化以及数学文化教育进行了初步探索。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文化包含的内容丰富,甚至覆盖了几乎所有的数学内容。数学文化多是从文化的角度来界定,而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所以,自然界所赐予人类的一切以及非人类所创造的就不是文化。数学文化教育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需要一点一滴渗透。教材是数学文化教学的重要载体,本文主要从数列和方程两个方面研究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内容,分析了数学文化知识的分布情况和特点。通过教学实例,探究数学文化如何融入中学数学。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初中学生和大一新生做了数学文化学习的调查研究。通过初中同学的调查分析发现:在数学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目的方面,都体现出低年级的学生高于高年级;随着年级的升高,教师对于数学文化知识的讲解逐渐减少,学生对数学文化知识的兴趣逐渐降低,这也许就是我们同学、教师在应试教育前表现出的必然结果。通过大一学生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经过三年高中阶段的学习,大多数同学更多的还是认为数学就是一门必修课,一个工具。他们对数学文化知识的认知还是不够的,更多地依赖于在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对于数学文化知识的讲解,每个学校也是不同的,升学压力大的学生对于文化知识的掌握就会相对薄弱一些,学生会把精力过多的放在考试、分数上,而忽略了数学文化知识的学习。通过调查问卷和教材中的案例分析,本文对中学数学教材中如何能更好地体现数学文化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在中学阶段,数学教学就应该是数学知识与数学文化相结合。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内容要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选材要更加广泛,编排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让学生有兴趣并学好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