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的预测控制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bo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Intemet技术的飞速发展,Internet已经成为人类动作行为的载体,从而可实现人类操作功能的延伸。近年来,众多学者将Internet与机器人相连,推动了信息领域与机器人领域的融合。基于Internet的网络遥操作成为目前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   基于Internet的遥操作是从遥操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遥操作方面的许多理论、方法对基于Internet的遥操作系统依然适用或者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然而Internet所特有的可变时延、数据丢包和乱序以及多通道传输等特点使得基于Internet遥操作系统的控制器设计和系统稳定性分析变得更为复杂和困难。本文在分析了现有的遥操作技术和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互联网控制系统的特性,网络通信的随机时延的统计特征,及其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可控性等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采用事件驱动与预测控制方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网络遥操作系统的建模与控制问题:   1.在分析了网络机器人遥操作系统若干关键问题之后,结合以往的基于网络的遥操作机器人系统,提出基于事件预测的网络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结构模型。   2.测试了Internet中端到端的网络随机时延,并分析了Internet中端到端的可变时延对系统稳定性和透明性的影响,指出对于时变时延的统计特征是符合平移gamma分布,根据平移gamma分布参数变化情况,以及时延数据的相关性,提出了基于可变滑动窗口的稀疏多元线性回归算法的回路时延短期预测算法。   3.围绕基于事件预测的网络遥操作系统结构模型,在分析基于事件的规划与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网络的遥操作机器人系统主端的事件预测优化策略,并设计了路径管理器。通过稳定性分析给出系统的稳定性条件:预测的事件是时间的非递减函数,并且要大于或等于当前系统事件。   4.研究网络数据丢包条件下的机器人控制问题。提出了在主端的预测事件的基础上,从端设计一个广义预测控制器,进行多步预测,当从端在一个采样周期内没有收到主端发出的指令时,则用广义预测控制器的预测输出作为当前的控制指令控制机器人。   5.搭建具有力反馈功能的、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具有三层分布式控制结构的移动机器人网络遥操作系统实验平台,并为系统设计了人机交互接口。   通过所搭建的实验系统对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方法是有效可行的,对于建立性能良好的基于网络的遥操作机器人系统具有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实验室建设的工业控制综合实验系统为平台,以西门子S7-200和S7-300系列产品为基础搭建的PROFIBUS现场总线通讯网络、工业以太网通讯网络以及WINCC上位机监控系统。论
功能近红外光谱成像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利用近红外光对大脑皮层功能活动进行无创检测的成像技术。由于近红外光在大脑组织中主要被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吸收,且
我国残疾人群体数量巨大,为截肢者提供灵活可靠的智能假肢,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恢复肢体功能,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和就业机会,也可以大大降低国家、社会及家庭为他们所付出的服务成本
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多目标优化问题,该类问题往往需要同时优化多个相互冲突的目标。基于Pareto支配的进化算法是目前解决多目标问题有效的方法之一,但这类算法常常只能较好地
切换系统作为一类典型的混杂系统广泛应用在诸如切换的网络系统、机器人行走控制、化工过程控制、航空航天轨道控制、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驱动的升压变流器、双水塔
焊接在制造业生产中特别在汽车行业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艺。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汽车生产对焊接精度等工艺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因为焊接环境恶劣,人工成本高等原因,焊接机器人在工
生产计划和调度处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核心位置,它向上对企业的经营战略决策层负责,向下对监控控制层发出控制指令,确保生产的有序进行,是CIMS成功实施与否的关键。生产调度问题关系着企业成本的控制和利益的最大化,对于促进我国的制造业走向全球化、信息化、集成化有着深远的影响。Flowshop调度是一个典型的调度问题,本文着重研究通过设计和改进智能优化算法来解决flow shop调度问题,并通过大量的仿
由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发热量小、效率高、性能稳定等优点,开关电源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线性电源,在家用电器,电子电器设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针对小样本数据的信息处理,已有不少学者对灰色系统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将这两种方法融合建立灰色支持向量机模型,能弥补单一使用这两种模
为提高导弹作战的机动性,许多国家都在潜心研究各种新的导弹控制技术。倾斜转弯(Bank-to-Turn,简称BTT)控制技术是当今世界导弹控制领域内的一项先进的控制技术,对发展远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