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脑梗死患者中静止性脑梗死的影像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inqin274385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首次急性脑梗死合并静止性脑梗死患者中,静止性梗死病灶的影像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其可能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方法:选择住院的首次急性脑梗死患者196例,通过颅脑MRI及相关血管检查,分为首次脑梗死合并静止性脑梗死组(SBI-P)88例和首次脑梗死无静止性脑梗死组(SBI-N)108例,总结SBI病灶的影像学特点,比较两组的血管性危险因素和脑白质病变的比例,并比较在TOAST分型中,不同类型的脑梗死患者SBI的发生率。   结果:首次脑梗死合并SBI的患者共有88例,占所有首次脑梗死患者的44.9%,其中单个病灶者52例,占59.1%,多个病灶者36例,占40.9%;在单发病灶的患者中,有30例位于基底节,占57.7%;在多发病灶的患者中,有28例累及到基底节区;在所有SBI患者中累及基底节的患者共58例,占72.2%。高龄、高血压、颅脑MRI检查发现脑白质病变的患者中,SBI发生率较高(P<0.05);而其他的血管性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脂血症、房颤、吸烟以及饮酒等与SBI的存在无明显相关性(P>0.05)。在196例首发脑梗死患者中,按照TOAST分型,LAD有105例,其中存在SBI者42例,占40.0%; SVD有60例,存在SBI者37例,占61.7%,在小血管病患者中更多的存在SBI(P<0.05)。   结论:在症状性脑梗死患者中,SBI的发病率更高;高龄、高血压和脑白质病变与SBI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在症状性脑梗死SVD型患者中,SBI的比例更高,提示SBI同小血管病有相似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对一遗传性家族性痉挛性截瘫伴胼胝体发育不良(Hereditary spasticparaplegia with a thin corpus callosum, SPG-TCC)6例大家系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
目的以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为基础,构建我国住院患者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住院患者满意度量表;采用住院患者满意度量表对住院患者进行调查,构建我国住院患者满意度指数
目的:通过对前循环脑梗塞患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磁共振血管成像的观察,对脑梗塞进行病变类型的影像学分类,观察DWI序列梗死灶在相应供血动脉区的不同分布,从而探讨其可能的
目的: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目前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涉及多因素、多环节的复
[目的]   1.利用α-亚麻酸(ALA)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同时干预肝星状细胞(HSC),探讨干预前后HSC增殖及分泌功能。   2.比较干预后各计量对增殖及分泌功能影响程度
目的:  以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择期行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心瓣膜疾病患者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术中施行下肢缺血预处理后,观察其对肾功能的保
一、研究背景以及研究目的   结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转移是导致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阐明结直肠癌的分
目的运用聚焦解决模式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进行临床干预,从患者自身优势及资源出发,调动患者的积极主动性,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疾病不确定感,患者的负性情绪包括焦虑情绪和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TIF)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病的共同通路,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和表型转化在TIF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过量服用含马兜铃
背景:近年来,随着食管腺癌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而Barrett食管(BE)作为容易导致产生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现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外研究提出,BE与食管腺癌相关,伴有肠型化生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