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大气污染排放效率的时空差异与影响因素——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camore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经济带在中国的经济地位日益突出,然而近几年雾霾天气的骤然爆发敲响了经济带急需提高大气环境质量、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警钟。为此,通过研究大气污染排放效率,深度挖掘出大气污染排放效率低下的原因,有利于从源头上改善长江经济带大气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本文根据全要素能源环境效率理论,建立长江经济带大气污染排放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从静态角度研究2006-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的大气污染排放效率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借助泰尔指数、相关指数分解等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大气污染排放效率的地区差距、节能减排潜力进行分析;其次运用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模型从动态角度研究长江经济带大气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情况,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变化”指数,从这两个维度来考察长江经济带大气污染排放效率增长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最后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考察长江经济带大气污染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1)2006-2015年,长江经济带的大气污染排放效率均值为0.59,距前沿面仍有40%的改进空间,效率排名情况为:下游>中游>上游。(2)长江经济带的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尤其是烟粉尘和SO2排放具有较大的减排潜力。(3)近几年,区间差异成为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而上游地区的区内差异是长江经济带整体区内差异的最大来源。(4)长江经济带大气污染排放效率低下主要是由规模效率低下造成的;而纯技术效率逐渐取代规模效率,成为制约综合技术效率改善的最大因素。(5)技术进步在长江经济带大气污染排放效率改善中起主导作用,而技术效率恶化制约大气污染排放效率增长。(6)长江经济带大气污染排放效率具有一定的延迟滞后效应;经济水平、R&D投入强度、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对外开放水平对大气污染排放效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对各种原材料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氧化铝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被越来越多的使用在各行业中。而目前,中国国内的氧化铝产量已经大大不能满足国
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人才及知识资源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才及知识资源已经逐渐成为了决定企业是否能够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性因素,选
随着时代的进步,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有着更大的发展和改进的空间,作为技工管理教学的教师,在教学的实践过程里,要不断思考,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使得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加趋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整体方略,这是我国资本市场今后发展的基调。对于我国资本市场来讲,“开放”主要涉及到两方面内容:一是服务
房地产业是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在短短的十几年中得到了迅猛的增长。现在全国各大城市都有一些优秀的房地产公司,它们开发建设了一批很好的城市居民小区,为社会做出了
互联网是20世纪人类文明的辉煌成果。经过30多年的发展,它已经从一个学术和军事的专用网络演变为全球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渗透到政治、经济、贸易、文化、媒体、教育等各个社会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步伐的加快,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全球性的跨国汽车公司正准备着大举入侵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后一个潜在汽车市场。国内汽车企业与跨国
发端于本世纪70年代的信息革命正给人类文明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和挑战。“信息技术对于21世纪,就像铁路和公路对于19世纪一样”。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两大发展趋势,正改变着当代经
随着现代商业的发展,物流配送作为“第三方利润源泉”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所起的作用日趋重要。而车辆路径问题又是物流配送中的核心问题。因而对车辆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
目前中国的经济总量虽然超英赶美,GDP连续几年排名世界第二,但国家也迎来了“三期”叠加新常态,面临着信息时代错综复杂的新挑战。为此,中国必须完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