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条件下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分析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q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经济发展具有较高外向型和开放性特征。本文描述了改革开放十多年来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的轨迹,以开放经济为视角,重点分析外资和外贸对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三次产业的数据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肯定了外资在提高产业结构的作用,但对下一步的结构升级提出了加快自主创新、集成创新战略;并通过对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的分析,指出外企在专利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费用等项目的支出逐年增加,也支持了本文提出的科技创新的观点。在对服务业的研究方面,通过服务贸易顺逆差结构和TC指数来分析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服务贸易领域上海的发展空间,提出优先发展金融、信息和运输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突破口。最后,结合上海面临国际产业转移和中国进入wTO后过渡期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下一步如何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联动发展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
其他文献
“滴答——”屋檐上的一颗小水滴滚落下来,撞击在青石板小路上,清脆的声音回响在寂静的清晨,如珠落玉盘。  “滴答——”我被这声响从梦中唤醒,打了个哈欠就一咕噜从床上翻起,揉着惺忪的睡眼打开了窗户。顿时,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湿润的空气中酝酿着雨后泥土与青草的香甜味道。我不由舔了舔干涩的唇。抬眼望去,路边不知名的小野花沾染着点点雨露,仿佛娇媚女子眼睑边垂落的泪珠,更显娇艳欲滴。远处的青山在雨雾蒙蒙的
公司治理是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系统和一整套制度性安排,它最初起源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条件下,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不一致而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如果从公司资本来
本论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当前主要资本结构理论的普遍性和一般性。我们采用四个亚太国家,即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的1996-2003年共1035家公司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对传统的权衡理论(trade-off theory)和融资顺序理论(peckingorder theory)以及比较近期的择时理论(market timing theory)的假设进行了验证。在此之前,大多数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