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水地区城市生态驳岸设计方法研究——以黄土高原景观项目为例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9033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水地区城市以往河道改造项目中,由于对防洪、灌溉、运输等功能的价值考量,水系驳岸往往进行表面硬化的人工改造,如混凝土浇筑、浆砌块石等。这种驳岸形式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保障沿河两岸防洪安全,增大航运能力,但却大大降低了河流自身的景观与生态价值,削弱了居民日常生活的良好品质。因此,贫水地区城市景观设计中水系的驳岸设计是个难点,随着生态驳岸概念的推广,使我们意识到对生态的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到贫水地区城市景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气候较干旱,水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因而造成它特有的自然景观及城市景观。基于早期一些黄土高原景观项目在水系驳岸建设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本文将以贫水地区城市的景观立地条件为基础,对已建成驳岸景观进行经验总结,并对国内外驳岸形式改造优秀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以驳岸设计要素和控制要素的理论为依托,总结出驳岸设计五大原则,并以山西孝义遗址公园为例进行贫水区驳岸形式设计方法适应性研究。  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阐明了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方法和内容等;第二章对贫水地区城市的滨水景观立地条件以及驳岸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第三章介绍了一般常见的驳岸类型,分析构成驳岸景观的主要资源要素,阐明生态驳岸的优势,并以驳岸功能、人性化、雨洪控制、生物多样性以及植物景观生态设计等要素为控制点进行分析;第四章就驳岸形式改造优秀案列进行分析研究,总结驳岸设计五大原则,并以山西孝义遗址公园为例进行贫水区驳岸形式设计方法适应性研究;第五章结语对贫水地区的生态驳岸构造做法以及可持续发展进行归纳,并提出具体建议。
其他文献
景观资源始终是山地度假建筑设计中重要的考量因素。从“显山露水”的角度来说,建筑应当尽可能减小体量,融于周边环境之中,同时观赏者在建筑内部又能获得良好的观景视线。在本案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校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大学教育、科学研究与传播文化的中心。在高校图书馆中,学生和教师需要完成很多的脑力活动,而高校图书馆
论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历史性环境和历史地段保护工作的背景,并根据该文的具体内容对相关的概念和保护原则作出说明.引用评价学原理作为评估的理论基础,对评估的具体操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全球化和中国城市建设的大发展,城市面貌出现了趋同,造成了"特色危机",这是一种文化的趋同.怎样才能从"特色危机"的困境中走出来,怎样才能屹立于世界城市之林,
城市环境中的建筑设计决不应仅仅关注建筑自身问题的解决,而必须同时增强所处城市的活力.基于以上观点,该文通过分析大连和平现代城方案(实施方案)的设计,提出了在城市重点地
论文分析了西南山地城镇的土地利用现状,发现在城镇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生态反思,提出西南山地城镇土地利用的新趋势——生态整合方法.评析了城镇土地利用基本概
本文通过追述现代高等艺术教育模式的演变,比较了中西方高等艺术教学的发展史以及教学理念所影响下的艺术教育建筑的演变过程。通过对于新型艺术教学的模式和教学思想以及教学
传统商业区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遗留下来的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见证了城市历史的发展。然而伴随着现代城市的经济飞速发展及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传统商业区慢慢出现衰退,主要表现
自70年代中期以来,建筑节能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大趋势,而90年代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都使得建筑节能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是一个能耗大国,人
文章针对我国目前住宅设计中对平面研究较多而对外观表皮的认识还比较欠缺的情况,在引用大量实例的基础上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归纳。试图在此基础上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并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