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特色的研究与塑造

来源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sh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全球化和中国城市建设的大发展,城市面貌出现了趋同,造成了"特色危机",这是一种文化的趋同.怎样才能从"特色危机"的困境中走出来,怎样才能屹立于世界城市之林,在城市建设的洪流中不被淹没?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紧迫的问题.寻找城市的"根"——城市特色,才是唯一的出路.城市特色这个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城市特色包括内涵和外在两个方面的内容,其内涵亦是通过城市的外在物化特征来表现.为了便于把握,该文从影响城市特色形成的两个主要因素:自然特征、文化特征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其对城市空间的影响来塑造城市的外在形体环境特色.该文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理论上的分析,归纳总结了自然特征和文化特征这两个要素和城市特色形成的关系及其对它的影响.(2)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青岛为实例进行了应用研究,提出了青岛"山——海——城"的城市特色,并从概念上进行了塑造.这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不仅使我们对城市特色的认识更进一步,而且这对于现实中青岛城市特色的塑造起到了一定的实践指导作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其他文献
枢纽机场是中枢辐射航线网络的核心,是航班中转的中心.枢纽机场在美国和欧洲的发展已趋成熟,但在中国却是民航发展进入21世纪才出现的新的机场类型,并成为民航未来发展的重点
本文以重庆大石路地段为例,通过城市生态中自然、社会、经济三个层面的分析,总结出大石路地段的生态特性和演变趋势,提出了对下一步地段开发的控制对策.文章结构共分为六个部
近年来,城市形象被国内许多城市所重视,并进行了此类研究.这些城市形象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城市的精神环境,强调对城市的发展理念、城市形象口号的提炼上,而对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以及网络化城镇格局的形成,区域内城镇间的协调发展日趋重要,这种"协调发展"的客观现实对区域规划的方法及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论文在分析相关理论
本课题立足于跨学科交叉领域的探索,利用系统工程的观点,试图找出那些对城市生态安全构成影响的要素,进行分析与探索,旨在对城市生态安全的各子系统进行优化整合,形成关于城
该文拟针对大学校园水景空间这一特定的校园开放空间形态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系统的理论分析,对水景空间认知及使用行为之间的联系加以探讨.使用者的使用行为会因环境特
随着高等教育理念的转变和发展,校园建设已呈现多样化的发展特点,多功能综合利用是高校文体建筑必然的发展趋势。本课题试图从校园文化的角度出发,对功能、技术、环境三者综合论
景观资源始终是山地度假建筑设计中重要的考量因素。从“显山露水”的角度来说,建筑应当尽可能减小体量,融于周边环境之中,同时观赏者在建筑内部又能获得良好的观景视线。在本案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校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大学教育、科学研究与传播文化的中心。在高校图书馆中,学生和教师需要完成很多的脑力活动,而高校图书馆
论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历史性环境和历史地段保护工作的背景,并根据该文的具体内容对相关的概念和保护原则作出说明.引用评价学原理作为评估的理论基础,对评估的具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