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生态系统耗水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xi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生态环境响应研究的推进,植被对生态系统水文循环过程的影响和调节作用越来越受到水文循环的生物圈方面(IGBP/BAHC)、人地圈计划(MBP)、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的重视。在人类和生态系统日益严峻的需水平衡中,亟待综合分析研究水圈-生物圈中最富有主动性的自我调节能力。  太湖流域近30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剧烈,生态系统内部水量平衡问题突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本文从太湖流域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对生态系统内部水分运移过程的影响角度出发,通过野外定点连续和定期监测水汽通量,分析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生态系统耗水过程,并基于SWAP模型,系统比较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生态系统耗水量及其分量大小,最后借助GIS手段,估算太湖流域近30年水分盈亏状况,评估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生态系统耗水的影响,为建立流域合理的水土资源管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论文主要结论如下:  1.太湖流域1985~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最为显著的是耕地面积大幅减少,相比1985年减少了31.81%;建设用地大幅增加,和1985年相比增加了167.08%,其中建设用地增加量的96.39%由耕地转化而来;园地面积2010年相比1985年增加了161.92%;林地面积变化量较小,2010年和1985年相比减少3.70%。  2.采用涡度相关法和静态箱/红外气体分析仪法,获得流域林地、园地和耕地蒸散发特征,结果表明,从各自监测期间总体来看,林地(2011年10月~2012年6月)监测期间总蒸散量为420.24mm,占总降雨量58.62%,非生长季节(2011年11月~2012年2月)总蒸散量为108.03mm,明显低于生长季节(2012年3月~2012年6月)总蒸散量250.27mm;茶园(2012年3月25日~2012年12月20日)最大日蒸散量7.17mm出现在春季4月23日,之后日蒸散量总体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耕地(2011年12月1日~2012年11月12日)监测期总蒸散量为549.59mm,占总降雨量85.18%,由于稻麦轮作方式而呈现明显的双峰型。从日变化来看,林地、园地和耕地蒸散量呈以12:00~14:00为峰值的单峰型,但峰值大小在不同生长阶段各不相同。  3.林地蒸散量和净辐射、气温的相关性R2分别为0.25、0.44,而耕地分别为0.54、0.40。可知净辐射和气温对两种类型的蒸散量影响程度均较大,但程度不一致。实际水汽压和耕地、林地的蒸散相关性R2都在0.25左右,而风速、土壤含水量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蒸散作用均不密切。油菜和小麦的蒸散速率和作物的高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并且与作物高度呈显著正相关性(R2≈0.67)。茶株高度影响修剪前后蒸散速率的变化趋势,并且茶园剪掉的枝、叶覆盖在茶株间,增加了株间土壤的荫蔽,降低了土壤的蒸发作用,从而影响了蒸散作用。  4.基于SWAP模型,模拟太湖流域林地、园地和耕地生态系统耗水量,结果表明,林地、园地和耕地生态系统年总耗水量分别为969.83、905.45、796.78mm。由于各种植被所处的生长阶段不同,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生态系统耗水量年内变化不一:在降雨量最充沛的7月份,耗水量大小顺序为:林地>园地>耕地;在雨量最小的11月,林地<园地<耕地。从调洪缓枯的角度来讲,林地的生态系统水量调节能力相比茶园和耕地较好。  5.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生态系统耗水量年内变化及其各分量变化区别较大,林地生态系统耗水量年内变化呈现典型的以6~8月耗水量为峰值的单峰型,植被蒸腾量占据耗水量的87.80%,在林地生态系统调节水量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茶园生态系统耗水量年内变化较平缓,茶株蒸腾(69.17%)和株间蒸发(25.69%)占据耗水的94.86%;耕地呈现明显的麦季(1月~5月)和稻季(6~11月)两个时段耗水特征,在耗水各分量方面,作物蒸腾和棵间蒸发占据了耗水量的94.73%,分别为61.28%和33.45%。  6.太湖流域近30年耗水量的时空分布具有以下特征:年耗水总量空间分布规律基本和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很大的相关性,耗水量较大的区域对应着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区域,耗水量较小的区域对应着植被覆盖度较低区域,流域的年截留量和年蒸散量的高值区分布与年总耗水量一致,主要分布在浙西山区的林木分布区,与植被覆盖度有关;太湖流域1985~2000年以及2000~2010年耗水量显著减少的的区域明显多于流域耗水量增多的区域,1985、2000、2010年流域平均年总耗水量分别为1068.83、1041.47、960.19mm,流域耗水量不断减小,减小幅度随着建设用地的增加幅度加大而加大。流域耗水量年内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每年的1、2、11和12月是流域耗水量的低谷时期(18.95~47.46mm),7、8和9月为流域耗水量的高峰时期(93.03~166.14mm)。  7.太湖流域年水分盈余大约为224~333mm,以浦东浦西区、苏锡常区、杭嘉湖区较大,并且近30年来随着建设用地的增多,流域水分盈余量增加。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生态系统水分盈亏不同,浙西区山地的林木能够消耗掉降水总量,年水分亏损在-556~-63mm之间,让更多的水分返回大气层,有利于降低整个流域的产水量;其他区域分布的园地,年水分亏损在-63~0mm之间。流域广大的耕地、水域和建设用地区域年水分盈余分别为0~359mm、359~671mm、671~1214mm,耗水量均小于降水总量。
其他文献
“实干家”是人们对岷县砖瓦厂厂长、共产党员蔡希斌的誉称。可不是嘛,他当“官”不像官,总是一身泥一身水地跟土圪塔打交道。职工们说,不论是粘土挖掘现场、制坯车间,还是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作为空间资源重要分配途径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影响力逐渐增强,与此相联系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作为一种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综合
近年来,包头市的城市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一座座住宅楼拔地而起,一个个花园式小区取代了平房街坊。面对城市建设的新变化,昆区在实施街道党建“三年规划”,抓街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过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和谐共荣的国家,丰富的民族旅游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然而,如何通过设计满足游客获得某种独特体验需求的旅游产品来增强民族村寨类旅游产
国土空间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对国土空间认识不到位,目前,中国国土空间开发秩序失衡、国土空间管制混乱、主体功能区划分不合理等问题众多,国土空间发展管制基本单元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79周年之际,全省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经验交流暨表彰大会于6月26日在郑州隆重举行。省党政军领导马忠臣、李克强、郑增茂、李清林、林炎忘、王有杰
浩浩长江,青山绿水;十里钢城,日夜沸腾。那数以万计高速飞转的各种电机,为钢城送去源源动力。伴随着轧机和谐的轰鸣声,您可曾想到为了确保这些电机的正常运转,有一批“电机
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落实中央的要求和江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想要切实抓好机关干部的理论学习,需力求在以下五个方面取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原因之一,自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界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变
个人爱好,多种多样,可以是饮食上的,比如爱喝酒、爱吃鱼、喜品茶等;可以是赏玩上的,比如喜欢花草、收藏、古玩、字画等;可以是娱乐上的,比如玩牌、跳舞等。个人爱好只要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