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工作在政府倡导下近几年迅速发展,并被运用于各个群体的恢复与发展社会功能中,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常运用社工三大方法之一的小组工作方法。医务社会工作在中国起步不久,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服务时面临着诸多困难:社会工作制度不全造成社工管理混乱;社会工作职业化程度不够致使专业医务社会工作者人数少,专业知识缺乏;医院领导以及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的了解有限,导致医务社会工作者工作繁重,职业认同感低。医务社会工作者在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尤其是小组工作方法时也会面临各种困境。本文以x医院癌症病人心愿达成小组为例,总结在医务社会工作领域中开展小组工作的困境:第一,专业需求评估方法难把握,主要表现在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需求分析过程过于简单,未区分服务群体与服务个体需求的差异两方面。第二,工作者在“夹饼干式”角色尴尬下,与医院相关方沟通不畅,导致小组活动专业性受损。第三,小组成员招募困难,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小组活动初期难以招到组员,或者小组过程中有组员退出。第四,小组目标界定不明确,一方面原因是小组目标设定缺乏层次,另一方面是目标设定过低或过高。第五,工作者设定的活动内容偏游戏化,活动时间拉过长,致使小组目标达成的效果不理想。第六,社工自身能力有限,无法妥善处理小组冲突和回应生死问题,致使小组脱离控制,小组回应和带领技巧使用受阻。第七,工作者发现小组目标实现缺乏统一有效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标准。证据为本的实践模式强调社会工作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研究获得可靠的研究证据,结合自身的专业技能,甄别服务对象的问题,选择最优方法采取介入措施,并总结和反思服务结果的实践方法。这个方法同样可以运用于指导小组工作实践。每一次小组活动都在前人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每次开展小组活动之后都进行反思总结,为他人提供可行的分析资料,这有利于社会工作者解决在开展小组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有利于小组工作实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