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式点啮合环面蜗杆传动的强度分析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nf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属于自然科学基金的一项子课题,在Bertrand曲面共轭理论的指导下研究一种交错轴传动的新技术。滚动式点啮合环面蜗杆传动是一种新型传动,且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为了得到该新型蜗杆传动副可靠的强度特性,本文用有限单元法,借助ANSYS软件研究了该新型蜗杆传动副的强度问题,其结果将对完善该传动的设计和工程应用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为了建立该新型蜗杆传动副的三维实体模型,根据文献提出的Bertrand曲面原理建立了滚动式点啮合环面蜗杆的齿面方程,推导了齿面上任意一点主曲率的计算公式,并指出了为了实现点啮合母线的设计方法。根据Bertrand曲面的形成原理,利用Pro/E建立了该滚动式点啮合环面蜗杆传动副的三维实体模型。 依据Hertz弹性接触理论,应用Mathematic软件计算得到蜗杆与滚动齿的接触域为椭圆形,椭圆中心位于啮合点,载荷在接触域上呈半椭球规律分布。根据作挤压运动的径向滑动轴承载的物理边界条件,同时结合平面Hertz弹性接触理论,得到滚动齿与蜗轮球窝的接触域及其接触域上的载荷分布函数。 按照上面所获得的载荷分布规律,把载荷施加在有限元模型上,利用ANSYS计算,得到了应力的分布规律。对于蜗杆,最大应力发生在喉圆处的齿上,而且蜗杆的齿根应力明显小于其接触应力。在同样的载荷作用下,蜗轮的受力情况相对于蜗杆来说更为合理。最后,本文根据计算分析结果提出了改善的建议。 综上所述,本论文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应用有限元所提供的平台,对新型蜗杆传动进行三维有限元的应力分析,得到了该蜗杆传动副在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变化规律,从工程角度回答了滚动式点啮合环面蜗杆传动的强度特性等问题,为其技术实现提供重要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以橡胶衬套为研究对象,完成了橡胶衬套的静、动态特性仿真与试验分析,同时对橡胶衬套径向—扭转耦合分析进行了数值计算。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研究了衬套超弹性模型参数获
首先,本文针对Stewart运动平台的特点,采用矩阵分析的方法进行了运动学反解分析。求解平台的输入与输出构件之间的位置、速度以及加速度之间的关系,给出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的坐标
随着现代制造系统内部以及外部环境的改变,制造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对制造系统的控制也变得越来越困难,传统的车间控制系统已逐渐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这就推动了人们对新的车间控制系统概念的研究,其目的是使制造过程能够更为高效,其中如何提高车间车间控制系统的敏捷性、可变性和容错性,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决定性关键问题。本文基于多代理技术构建了一种车间控制系统,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基于多代理(Multi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靶向药是目前最常用的抗肿瘤靶向药,在肾癌、结肠癌等肿瘤中被广泛使用,主要分为单抗类、VEGF融合肽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三类.虽然VEGF靶向药对许
在电磁铸轧技术中,前箱液面是整个铸轧系统重要的一个因素。它影响铸轧区中金属液的流态与流动均匀性,从而对整个铸轧工艺过程的稳定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电加热熔液流量的大小
汽车舒适性在选车和满意度调查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受到路面不平度、汽车悬架、轮胎、座椅以及乘员的身体特征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座椅设计是多步迭代的产品设计过程,减少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