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的改革也随之开展起来,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改革,一方面增加获得教师资格证的难度,提高未来教师的职业素养,另一方面是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基础教育改革的衔接的检验。高校教育类课程如何与教师资格证考试需求相适应,是目前亟待解决与探究的问题。本文以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改制后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与五所体育院校培养方案、教育类课程大纲进行了分析,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将其教育类课程方案与改制后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2015年度考试试题进行比较,并结合学生反馈,得出如下结论: 1、体育院校在教育类课程学时设置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总体而言,相对于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设置来说,体育院校教育类课程学时设置明显不足。 2、体育院校教学大纲中涉及了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大部分内容,而主要缺失内容包括班级管理,教育研究方法,及常见运动项目的教学方法等。 3、通过对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的分析来看,《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中中学教学和中学生学习心理所占比重较大,《体育与健康学科与教学能力》考试中学科知识与能力所占比重较大,该部分内容可作为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而运动项目教学方法等内容在考试中所占比重较高而部分体育院校教学大纲中不涵盖,应该予以补充,而班级管理和德育的基本理论在部分体育院校大纲中不涵盖,但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中有要求,试卷中所占分值不高但仍有一定比重,可以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补充。 4、学生对教育类课程的学习需求较强,希望学校相关课程与教师资格证考试相衔接,但就学生的评价来看,其对学校教育类课程开展的满意度并不太高。同时,学生希望学校教育类课程能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5、在教师资格证考试改制的折射下,教育类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规模过大,课程学时数、课程门类过少,学科交叉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理论知识比重偏大,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6、为满足学生申请教师资格证的需求,建议教育类课程作如下完善:适当增加课程学时,合理安排进程;内容设计上尽可能考虑到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衔接;通过增加教育类选修课的方式丰富其课程类型;完善学习评价方式;采用小班化教学模式,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工具,丰富教学策略和拓展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