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龄独居老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p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择上海一个特定的老年人群体——高龄独居老人展开深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口高龄化的发展,上海的高龄独居老人在老年人口中的比例不断上升,数量不断增加。1998年到2008年,上海高龄独居老人在老年人口中的比例从1.47%上升到2.82%,数量从3.69万增加到7.70万。到2010年底,上海高龄独居老人数量已经超过了8.5万人,初具规模。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还将持续增加。从2010年到2050年,上海高龄独居老人的数量将从8.35万人增加到30.67万人,增长近4倍。从基本特征来看,上海的高龄独居老人以女性为主,整体文化程度较低。高龄独居老人的收入明显低于高龄非独居老人的收入,但是两者支出差异不显著。高龄独居老人和高龄非独居老人在患疾病方面存在差异。高龄独居老人的听力和视觉情况、生活自理能力均好于高龄非独居老人,并且高龄独居老人和高龄非独居老人的一般日常活动能力(IADL)的差异,大于两者基本生活自理能力(ADL)的差异。在心理状况方面,高龄独居老人对自身健康和能力显得更为自信,但是孤独感非常强烈,并且对未来的生活持不确定性的态度的比例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高龄独居老人倾向于摆脱独居生活状态,回归家人和亲属家庭,另有一部分选择入住养老院,安度晚年生活。是否有同住保姆和子女看望情况的差异对高龄独居老人在健康状况、心态、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不同的影响。请保姆同住照顾的高龄独居老人具有经济条件较好、子女少、身体健康差的特征。在分析同住保姆对高龄独居老人的影响中发现,在对今后的生活变化看法、孤独感、生活目的、自评身体状况变化、生活满意度等方面,有保姆照顾的高龄独居老人表现好于普通的高龄独居老人。但是在是否胜任工作、与过去相比现今的幸福感、与同龄人身体状况比较、对自已身体状况的担忧等方面,有保姆照顾的高龄独居老人表现差于普通的高龄独居老人。同时,有保姆同住高龄独居老人都希望在家养老。在分析子女看望对高龄独居老人的影响中发现,子女经常看望老人可以减轻老人的孤独感,但是并非越频繁越好,将看望次数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对缓解老人的孤独感最有效。通过对5个东部发达城市和地区的高龄独居老人群体进行比较发现,这些地方的高龄独居老人总体特征比较接近,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别。老人与子女的居住的距离随时间推移在增大。从1998年到2005年,老人与子女同住一个居(村)委的比例从75.0%下降到45.5%,同住一个街道(镇、乡)但在不同居(村)委的比例从10.4%下降到6.8%,同住一个区(县)但在不同街道(镇、乡)的比例从6.3%上升到6.8%,同在上海但在不同区(县)的比例从8.3%上升到36.4%,距离老人最近的子女在中国大陆以外的比例则从0.0%增加到4.5%。不断增强和加剧的人口流动性对传统大家庭结构具有“撕裂”效应,是家庭结构逐渐小型化的主要动因。随着年龄的增加,独居的老年人的比例也在增加,在90-94岁组达到顶点后将趋于下降,但仍将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这一变化过程可以用老年人独居比例曲线来表示。老年人的独居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期间将经历两个转变阶段,即由核心家庭向空巢家庭转变、再向独居家庭转变的过程。但是,独居本质上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一种过渡形式,除部分老年人在独居时死亡,随着年龄的增加,独居老年人最终将选择和家人或亲属朋友生活在一起。对于没有子女、无人照顾的高龄独居老人,也终将选择进入养老机构养老。同时,不同居住形态的老年人的平均年龄的变化也印证了独居老人的形成及回归的特点。对上海高龄独居老人的实证分析表明,老年人的居住形态随时问推移不断发生变化,每个阶段无论空巢、独居或非空巢状态都可能发生相互转变。文化程度、是否丧偶(包括从未结婚和离婚)、自理能力、居住房屋类型是老人是否独居的显著影响因素,其中丧偶(包括从未结婚和离婚)是最大的一个影响因素。分析老年人独居的原因,主观上有部分老年人不愿意和子女居住在一起,并且文化程度越高的老人不愿意和子女一起居住的比例也高;客观上这批高龄老人的曲折人生经历、传统大家庭模式的瓦解、男女期望寿命的差异、住房条件的改善及其他一些因素都可能导致社会上比较普遍的高龄独居现象。进一步对老年人独居影响因素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是否丧偶(包括从未结婚和离婚)是老年人是否独居的最大影响因素,丧偶的老人独居的可能性非常高。改善高龄独居老人生活处境,提高高龄独居老人生活质量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共同努力,明确彼此的责任,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制定有利于高龄独居老人的举措。在宏观上,要以积极的态度正确认识和对待高龄独居问题;要及时调整人口发展战略,减缓人口老龄化和人口高龄化,减轻高龄独居问题带来的挑战。在中观上,各级地方政府要制定应对本地区人口老龄化的长期战略规划,为系统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指明方向;要引导社会舆论提倡孝道传统,鼓励子女老人同住或就近居住;政府各项福利、帮困政策要向高龄独居老人有一定倾斜。在微观上,要根据高龄独居老人特性,改造家庭设施,使之更适合他们生活的需要;要在没有电梯的老的居民小区中安装“简便电梯”,方便高楼中的老年人的出入;要改善社区环境,建设老年人宜居社区。
其他文献
我国“三农”问题异常复杂,体现在多方面,其中突出的当属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与城市相比,农村社会保障存在水平过低、制度改革滞后、覆盖面窄、“碎片式”管理及监管不严、农
本研究对汉语隐喻加工脑机制的实验结果与国外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方语言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从而发现与西方语言隐喻脑机制相比有无特异性,揭示汉语隐喻加工的独特规律和机制。
目前,上海港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现状总体上并不理想,仍停留在对污染源的治理、港区绿化等低端水平上。节能减排措施缺乏科学性,上海港环境管理工作及上海港经济发展模式的选
首家外资控股公募基金有望落地的消息在业内传播开来,源起于今年5月7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布的一则预披露项目信息。该信息显示,上海信托正欲转让持有的上投摩根基金2%股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健康不仅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家庭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健康的经济学领域来看,健康作为人力资本重要组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乡土地的资产属性已经显现。但我国现行土地征收制度却排除了农民集体作为土地所有者获取大部分土地增值收益的地位,严重侵害了农民集体和农民
自工业革命开始,近代技术就开始向世人彰显其巨大威力。技术的迅速发展造成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冲击。如何协调现代技术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成为当前技术哲学研究中受到普
突出临床面向临床服务临床专科信息的总汇临床医师的挚友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
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电视剧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喜爱来选择电视剧,并通过多种渠道发表对电视剧的评论。本文以电视剧《蜗居》为例,试图
在西方服装史中,古典风格服装占有重要的地位。古典风格服装经历了形成期,主导性复兴期,风格化复兴期,流行性复兴期,四种分期。在过程中形成了固有的核心美学元素,并由此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