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规储层测井岩性精细识别方法研究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ulong1988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性识别在储层评价和油藏描述等方面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是求解储层参数的依据,精确的岩性识别结果能为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提供重要的保障。在野外的实测剖面中,可以容易地观测到岩性的变化情况进行岩性识别,但是在钻井中若想取得岩性的实际变化情况需要进行连续的取芯,然而钻井取芯由于成本过高的缺点不适合整段与长距离的实施,所以在钻井中寻求一种成本低、准确率高的岩性识别方法是研究的必然性。  本文通过对多种方法、多种数据融合的研究,在前人研究岩性识别技术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各种方法之间的不同,实现了储层岩性的精细识别与物性的识别,为有效的利用测井信息进行测井数据解释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首先,本文在分析研究测井资料的基础上,以Matlab为平台研究了标准BP神经网络和基于主成分分析改进的BP神经网络,并以济阳坳陷若干口井中非常规储层实际测井资料为样本,通过设计算法步骤进行了实验仿真。由仿真结果得出非常规储层岩性识别率分别为81%和88%,改进的BP神经网络有效的提高了识别率和运行速度。  其次,运用多元统计方法,研究了层次聚类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进行了非常规储层岩性识别的研究。结果表明,聚类分析在岩性识别方面不是很理想,只能够大体的划分出岩性界线,而判别分析能够根据距离判别,准确的判别出待识别样品的类别。  最后,综合几种岩性识别方法,分别研究了基于录井资料、岩石薄片鉴定结果、X衍射分析结果的岩性精细识别和物性识别,达到了能够通过测井数据识别出储层的矿物组分相对含量和物性参数的目的。  通过综合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技术、PCA降维技术、聚类分析及判别分析在岩性识别上的应用均是可行的,不仅能够挖掘出测井曲线的特征信息,还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和泛化能力。经过对济阳坳陷若干口井的岩性识别表明,本文所研究的岩性精细识别方法是可行并具有实用价值的。
其他文献
随着无线传感器和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应用日益广泛,以化学电池为主的供能方式存在许多明显的弊端,如体积大、供能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换等。为延长电池寿命、减少电子设备体积,人们开始致力于研究从环境中吸取能量并转化为电能的方法。压电发电因为具有成本低、装置简单、嵌入性好等优点,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钹型俘能器是近年压电发电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对槽钹型俘能器的研究大都是参数仿真分析,缺乏理论的指导和分析,具
由于永磁电机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损耗小、效率高、形状尺寸可以灵活多样等显著优点,在工农业生产、航空航天、国防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因此为了满足永磁电机高的性能要求,需要对永磁电机进行更加准确的计算分析,有必要建立一套更加适合永磁电机数值计算的计算方法。本文在完善时空有限元法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下,并结合场路耦合法对永磁电机的瞬态过程进行研究,该方法对永磁电机瞬态过程的数值仿真计算研究有重
冲击微动磨损所诱发的机械零部件失效广泛存在于电力系统、石化装备、矿山机械、海洋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给重大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极大缩短其服役寿命。研
当前我国铁路货运的主题是进一步发展高效、重载、快捷、低碳、低成本的货运方式。自导向转向架由于其轮对在曲线上更容易占据径向位置,较常规转向架而言能更有效减小轮轨间
漂浮基空间机械臂是空间机械臂系统的一种重要工作模式,相比于飞行基空间机械臂系统,漂浮基空间机械臂系统具有在轨寿命长,对目标飞行器干扰性小,不需附加载体姿态调整装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