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明确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检测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外周血的IL-17+(interleukin17,IL-17)细胞在CD4+T细胞中表达比例,观察解毒化瘀颗粒通过降低外周血中Th17(T helper cell17,Th17)细胞频率因而改善ACLF患者的预后,观察解毒化瘀颗粒在ACLF治疗中对Th17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的干预。 方法:采用开放性、区组随机、平行对照临床实验方法,将于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入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10名符合诊断依据的受试者区组随机分为治疗组(解毒化瘀颗粒+西医基础综合)和对照组(西医基础综合治疗)。筛选依据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分会、肝病学分会制定的《肝衰竭诊疗指南》。两组患者(无进行乙肝、酒精肝等治肝病病因区分)均采用相同治疗措施及原则的西医基础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瘀颗粒口服治疗。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系统检测血清ALT、TBIL、PTA等相关生化指标,通过8周的临床观察,应用MELD评分评估患者预后情况。 由于IL-17主要由Th17细胞分泌,故采集患者在治疗第0、4、8周的晨间空腹静脉血,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患者IL-17+细胞的数量,与采集的外周血中的CD4+细胞比较,得到Th17细胞频率的变化情况,评价解毒化瘀颗粒在治疗ACLF中对Th17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的干预作用。 结果:解毒化瘀颗粒+西医综合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方案能明显降低患者MELD的评分,优于单纯西医综合治疗组(P<0.05),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情况,改善凝血功能,缩短治疗时间。 同时,通过采集检测患者外周血中IL-17+细胞的数量,可发现治疗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在CD4+T细胞中的比例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MELD评分比较,说明解毒化瘀颗粒能减少ACLF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表达,起到降低Th17细胞的表达从而抑制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的效力,从而改善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其疗效机制可能与抑制Th17细胞分化以及分泌IL-17相关。 结论: (1)解毒化瘀颗粒能明显改善ACLF患者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 (2)解毒化瘀颗粒能改善ACLF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 (3)Th17细胞频率与ACLF预后负相关,其介导的免疫反应是诱导ACLF肝脏损伤的重要部分。 (4)经过该次临床观察,发现解毒化瘀颗粒能够通过降低ACLF患者外周血CD4+细胞中IL-17+细胞的细胞数量,从而降低Th17细胞的频率,通过干预Th17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避免肝损害进一步加重,从而改善ACLF患者的预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