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酸(硫酸、硝酸)对岩溶碳循环的影响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sxdinfo9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是全球大气CO2收支不平衡,存在1.83.4 Pg C/y的“遗漏汇”。碳酸盐岩是全球最大的碳库,大量研究表明岩溶作用积极参与各个时间尺度的全球碳循环,响应全球变化,并形成约占“遗漏汇”1/3的岩溶碳汇。传统的观点认为,碳酸盐岩的溶解主要来自于大气/土壤CO2与水形成的H2CO3的作用,岩溶地下水中HCO3-一半来自大气/土壤CO2,从而形成碳汇。但不断增强的人类活动如农业活动、城市化等带来的外源酸(硫酸、硝酸)也可以溶蚀碳酸盐岩,但此过程并不消耗大气/土壤CO2,相反有可能向大气排放CO2成为碳源,这一方面影响岩溶作用碳循环过程,另一方面也影响全球碳循环。因此,研究外源酸对岩溶碳循环的影响对准确评估岩溶作用的碳汇效应、完善全球碳循环模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论文选择西南典型岩溶地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庆南山老龙洞地下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丰都雪玉洞地下河流域为对照点,通过野外动态监测、定期(月)及暴雨期间高频采样分析,结合高分辨率水位、水质自动记录,获取两流域不同时间尺度(月、时、分)的水文和水文地球化学数据,分析具有相似地质、气候、海拔、流域面积的两流域地下水的不同水文、水化学时空变化特征。将水化学指标与δ13CDIC值相结合,定性分析外源酸(硫酸、硝酸)对两流域岩溶碳循环过程的影响;结合水化学指标与δ34SSO4、δ18OSO4、δ15NNO3、δ18ONO3、δ18OH2O等同位素特征,运用SIAR(Stable Isotope Analysis in R)模型定量解析两流域不同来源外源酸(硫酸、硝酸)在地下河水中SO42-、NO3-中的贡献率;通过建立概念模型,依据水化学—径流法建立适用于受外源酸(硫酸、硝酸)影响流域的岩溶碳汇/源量估算方法,定量评估外源酸(硫酸、硝酸)对流域尺度的岩溶碳汇/源量的影响,并揭示外源酸影响下岩溶碳汇/源量的变化规律和主控因子。根据上述研究思路和方法,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老龙洞地下水系统中外源酸(硫酸、硝酸)明显参与了碳酸盐岩的溶蚀。酸雨、硫化物氧化、污水、农业化肥、粪肥等是硫酸、硝酸的重要来源;雪玉洞地下水系统主要受岩溶作用控制。老龙洞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Ca型;雪玉洞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老龙洞地下水中[Ca2++Mg2+]和[HCO3-]相关性较低,当量浓度比值为0.51,但[Ca2++Mg2+]与[HCO3-+SO42-+NO3-]显著线性正相关,且当量浓度比值约为1;雪玉洞地下水[Ca2++Mg2+]和[HCO3-]显著线性正相关,且当量浓度比值约为1。老龙洞地下水δ13CDIC值为-13.78-8.25‰,且与[HCO3-]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雪玉洞地下河δ13CDIC值为-15.15-11.98‰,δ13CDIC值与[HCO3-]相关性不显著。从[SO42-+NO3-]/[HCO3-]与[Ca2++Mg2+]/[HCO3-]及δ13CDIC与[Ca2++Mg2+]/[HCO3-]、[SO42-+NO3-]/[Ca2++Mg2+]、[SO42-+NO3-]/[HCO3-]当量浓度比值关系分析,老龙洞地下水位于碳酸溶蚀碳酸盐岩和硫酸、硝酸溶蚀碳酸盐岩两端元之间;雪玉洞地下水位于碳酸溶蚀碳酸盐岩端元附近。老龙洞地下河TDS(Total Dissolved Solids)及SO42-、DIN(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Na+、Cl-等离子浓度远高于雪玉洞地下河。示踪实验显示老龙洞地下河与生活污水、农业污水相通,并表现出明显的硝化作用。老龙洞地下河流域酸雨率为73.68%,降水中SO42-、NH4+、NO3-的质量浓度均为雪玉洞流域的2倍左右。2、老龙洞地下河98.2%的SO42-源被SIAR模型解译出,其中42.7%来自硫酸,21.6%来自人类活动产生的硫酸。暴雨条件下老龙洞地下河SO42-中45.5%来自硫酸,15.0%来自人类活动产生的硫酸。雪玉洞地下河流域SO42-主要来自于降水。通过野外调查和采样分析确定出老龙洞地下河SO42-主要有五种潜在来源:降水、蒸发岩(石膏)、硫化物氧化、污水和化肥。其中降水、硫化物氧化能产生硫酸。利用SIAR模型对每种源每个月在老龙洞地下河SO42-的贡献率进行计算,结果显示硫酸对地下河SO42-的贡献率为32.4%(3月)50%(4月),其中降水贡献率为2.85(3月)24.5%(8月),并与降水量呈线性正相关。暴雨条件下老龙洞地下河SO42-输出量对降水量敏感响应,不同来源的SO42-对地下河的贡献率在暴雨与非暴雨条件有较大差异,在研究老龙洞地下河流域硫酸对岩溶碳循环影响时需将暴雨条件单独分析。3、老龙洞地下河流域发生了明显的硝化、反硝化作用。地下河中86.4%的NO3-被SIAR模型解译出,其中98.7%来自硝酸,97.1%来自人类活动产生的硝酸。暴雨条件下,模型解译出82.9%的NO3-,其中99.3%来自硝酸,94.7%来自人类活动产生的硝酸。旱季、雨季、暴雨条件下,三氮在岩溶水系统中具有不同的运移路径和转化方式。雪玉洞地下河流域NO3-主要来自土壤有机氮。通过野外调查和采样分析确定出老龙洞地下河NO3-共有5种潜在来源:降水、化肥、污水/动物排泄物、土壤有机氮、降水和化肥中NH4+的硝化。除以NO3-形式存在的化肥外,其它来源的NO3-在形成过程中均能产生H+。非暴雨条件下老龙洞地下河有明显的反硝化作用过程,氮、氧同位素分馏系数分别为-4.43‰、-4.00‰。暴雨条件下老龙洞地下河流域硝化作用增强,三氮及δ15NNO3、δ18ONO3值变化幅度较大。老龙洞地下水系统中,三氮在不同气候条件具有不同的运移路径与转化方式:旱季经落水洞、竖井等随管道流运移进入地下河,并以NH4+为主要赋存形式;雨季除在落水洞、竖井中随管道流运移外,也在土壤、表层岩溶带、深部裂隙中以扩散流方式运移,并发生硝化作用,以NO3-为主要赋存形式。暴雨条件下三氮运移转化过程可概括为4阶段:第Ⅰ阶段以NH4+随管道流运移为主要特征;第Ⅱ阶段以NO3-随“老水”扩散流运移为主要特征;第Ⅲ阶段以NO2-随“新水”扩散流运移为主要特征;第Ⅳ阶段以NO3-随“新水”扩散流运移为主要特征。雪玉洞地下河NH4+、NO2-浓度均低于仪器检测下限,NO3-浓度较低,全年均处于天然水状态。地下河与降水中δ18ONO3差异显著,NO3-几乎都来自土壤有机氮。4、在建立的概念模型基础上,用水化学—径流法建立起适用于受外源酸(硫酸、硝酸)影响流域的岩溶碳汇/源量估算方法:式中:NCSF(Net Carbon Sink Flux)为流域岩溶碳汇量(t CO2/(km·a));Q为流量(m3/s);A为流域面积(km;[HCO3-]、[SO42-]酸源、[NO3-]酸源分别为水体中HCO3-和硫酸、硝酸溶蚀碳酸盐岩产生的SO42-、NO3-的摩尔浓度(mmol/L);44是CO2分子量。5、老龙洞地下河流域岩溶碳汇量为35.50 t CO2/(km·a),硫酸、硝酸溶蚀碳酸盐岩产生的潜在碳源量分别为17.17 t CO2/(km·a)、3.58 t CO2/(km·a),其中,人类活动输入的硫酸、硝酸溶蚀碳酸盐岩产生的潜在碳源量分别为7.44 t CO2/(km·a)、3.48 t CO2/(km·a)。雪玉洞流域岩溶碳汇量为30.34 t CO2/(km·a),硫酸、硝酸溶蚀碳酸盐岩产生的潜在碳源量分别为2.16 t CO2/(km·a)、1.17 t CO2/(km·a)。两流域岩溶碳汇量、碳源量均为雨季大于旱季,均以流量为主控因子。如果不考虑外源酸(硫酸、硝酸)对岩溶碳循环的影响,老龙洞、雪玉洞地下河流域岩溶碳汇量将被估算为56.34 t CO2/(km·a)、33.67 t CO2/(km·a),分别增加58.42%、10.96%,可见,在人类活动干扰较强或地层中含硫化物矿物的流域,外源酸对岩溶碳循环的影响远大于人类活动干扰较小、地层中不含硫化物矿物的流域,在计算岩溶碳汇量时应考虑外源酸的影响。老龙洞地下河流域外源酸(硫酸、硝酸)对岩溶碳循环影响雨季大于旱季,暴雨期间影响更大。硫酸、硝酸溶蚀碳酸盐岩产生的潜在碳源量与岩溶碳汇量的比值全年为0.58,旱季为0.35,雨季为0.73,暴雨条件下为0.77。雪玉洞地下河流域硫酸、硝酸产生的潜在碳源量与岩溶碳汇量的比值全年变化不大,外源酸对岩溶碳循环影响也相对较小且稳定。
其他文献
近些年,“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备受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不仅注意到了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同时也对教师的行业实践能力展开相应的研究,并把研究具体到某个专业领域。
集聚及其循环累积效应带来区域的发展,解聚带来区域的衰退,其决定因素是创新。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三大创新主体能力。在新经济环境下,未来企业
预习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教学效果和效率的有效途径,预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 很重要的教学步骤.那么,在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如何去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正>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接受捐赠固定资产,应按制度规定确定的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按确定的价值计算的未来应交的所得税,贷记“递延税款”科目,按确定
本文介绍了当前中国独角兽企业的现状,根据以往研究发现中国独角兽企业的发展路径为"初创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并以我国31个省(区市)为研究样本,选取市场规模、人才资
余江教授是第一个获得著名的国际技术管理年会(IAMOT大会)Best Paper奖项的中国学者,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软科学计划重大项目和国家高端智库重点课题等多项
在实验室对样车的实际行驶排放试验进行了路试复现。使用路试中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采集的多维道路行驶工况,将其转化为速度-时间、坡度-时间和转弯阻力-时间相耦合的多维动态
一、进一步加强女职工组织的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女职工组织的凝聚力工会女工委员会是女职工合法权益的保障者和特殊利益的保护者,是广大女职工自己的组织,是女职工工作获得新
河南省地处中原且位于交通要道,发展好物流业不仅有利于河南省经济发展,更有利于全国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在构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法、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