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之肺”,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实现城市绿地的规划和建设,需要进行高效、快速、高精度的提取城市绿地信息。本文以2008年5月的IKONOS影像作为主要信息源,利用EARDAS、ARCGIS等相关软件,对其进行几何校正、裁剪、绿地景观提取及分类等步骤,完成了对聊城市城区绿地制图。在此基础上,利用Fragstats、Excel等软件计算了绿地的斑块构成、景观破碎化、斑块形状、景观异质性等指数,指出了聊城市研究区域绿地景观格局存在的问题,为聊城市绿地空间结构与格局的完善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主要结论:(1)采用监督分类法,结合目视解译法对研究区域绿地进行绿地信息提取,分类结果比较理想,总体分类精度为84.7%,达到了分类精度要求。(2)绿地景观类型构成分布较不均匀,无论是从各类型景观占绿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来看,还是从各类型绿地斑块占总斑块数量的百分比来看,附属绿地占有较高的比例。斑块面积极差值、最大斑块指数均反映了公共绿地和道路绿地这两类绿地斑块面积比较均匀。斑块边界长度和边界密度指标则表明附属绿地破碎度较高,景观被严重分割,与外界交流频繁。(3) 5种类型景观的破碎化指数在0.009-0.831之间,除了附属绿地(0.831)外,其余4类绿地破碎化程度较小(FN2<0.269)。5类绿地景观的分维数集中在1.3015-1.4297之间,说明整体上这些景观组分斑块边界较简单。5类绿地景观的斑块密度分析结果为附属绿地的斑块密度最大,说明该类绿地被分割的程度最为严重。(4) 5类绿地景观的斑块周长面积比值由大到小依次为附属绿地、道路绿地、其他绿地、农田绿地和公共绿地,相应的边缘效应强度也逐渐减弱。由LSI看附属绿地斑块边界最为复杂。(5)景观多样性指数为1.499、景观丰富度密度为0.119、景观优势度为0.159、景观均匀度为0.931,这几个指标分析结果一致表明研究区域绿地景观分布较均匀,各类景观地位上的差异不大。针对上述结论提出了几点对策:(1)加强公共绿地规划。(2)加强聊城市城区道路绿地的绿化建设。(3)加强大中型绿地斑块的建设。(4)要进一步提高景观多样性,增加景观的丰富度。(5)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