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建筑用钢筋的性能要求和需求量都不断的提高。在我国目前建筑用钢中,热轧钢筋占到钢筋总量的90%以上。高碳钢方坯由于碳含量较高、两相区宽及凝固时间长,造成铸坯宏观碳偏析尤为严重,而碳偏析对后续轧材内部质量、组织性能均匀性及力学性能影响严重。碳偏析是高碳钢硬线产品出现异常组织的诱因,铸坯的宏观偏析形成于凝固过程,与钢的凝固特性、微观偏析及组织密切相关。本文根据陕钢集团汉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汉钢)研制SWRH82B过程出现组织缺陷网状渗碳体,系统分析生产过程关键工艺技术控制,针对连铸过程的关键工艺参数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合半工业化实验,为陕钢汉钢SWRH82B高碳钢盘条高质量生产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本文采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陕钢汉钢SWRH82B连铸过程的主要要素与组织性能间关系。得出网状渗碳体主要是由于铸坯宏观偏析造成;通过FLUENT软件和GAMBIT程序对公司实际的八机八流中间包和二冷区进行钢液流场、温度场、夹杂物含量进行数值模拟,从而分析目前连铸拉速、过热度、二冷区比水量、电磁搅拌等进行工艺参数优化,结合半工业化实验基本消除成材网状渗碳体。通过对SWRH82的铸坯缺陷分析,发现整体索氏体化率在88%-89%之间,索氏体化保持良好,从成分偏析结果来看,表现出以碳偏析为代表的成分偏析,夹杂物全为硅酸盐类C类夹杂;拉坯速度在1m/min~2.5m/min之间相比,拉坯速度在2m/min时,竖直位置速度变化最大,从而促进钢液内气体的上浮,其整体气体含量较低,有利于促进钢液内成分的均匀化,夹杂物含量更低;将中间包浇注温度控制为1761K、二冷水比水量为1.8L/kg,可显著降低C类夹杂物含量,通过设置末端电磁搅拌电流设置为370A,频率为7Hz,碳偏析指数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