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产业区发展的区域创新网络机制研究——以上海市泰康路田子坊和莫干山路50号为例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eryan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发达国家后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世界范围内的一些创意产业区不断涌现,这些区域由于具有持续的创新功能和活力,从而成为颇具竞争力的地区,也成为国内外区域经济学者研究的热点。 论文在综述国内外创意产业和创意产业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从区域创新网络的视角来探讨创意产业区发展的机制;论文探讨了区域创新网络的一般性理论以及形成和创新的机制,并利用经济学与社会学中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一步分析产业的空间集聚与网络化的创新过程;结合当前创新性革命与全球化的趋势,探讨未来创意产业区及其区域创新网络的发展。最后,在分析和借鉴国外典型创意产业区域成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重点以上海的莫干山50号和泰康路田子坊两个创意产业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论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选题、论文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结构。 第二章,从产业分类的角度研究和阐述创意产业的内涵和特征,对比分析国外典型创意产业区发展中的区域创新网络作用机制。以纽约SOHO艺术区、加拿大动画创意产业园区和瑞典斯德哥尔摩的音乐产业区为例,分析创意产业区的创新网络,以此借鉴国外典型创意产业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产业的发展特征,界定符合我国实际的创意产业。 第三章,系统归纳与探讨区域创新网络的一般理论。分析网络中各结点的互动作用与系统整体的创新机制;分析区域创新网络中各个结点的创新功能,具体分析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等各个行为主体,作为重要的网络结点,在区域创新网络形成和创新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第四章,探讨区域创新网络的相关理论基石。利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交易费用、创新、区域竞争优势等概念和理论以及新经济社会学的一些理论,作为区域创新网络理论的支撑,进一步解析创意产业区发展过程中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网络形成的原理。 第五章,实证分析。以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和泰康路田子坊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揭示区内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等)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来探讨上海典型创意产业区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并对区域的创新环境进行评估。最后,探讨了上海典型创意产业区未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对本地区今后的发展以及如何培育区域创新网络,提出政策建议。第六章,主要结论与进一步讨论。
其他文献
供水管网是城市供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具有基础性、复杂性、开放性的特点,运行安全管理难度很大,爆管事故经常发生。爆管不但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污染管网水质,增加供水
目前景观设计呈现一种开放性、多元化的趋势,对于景观设计师来说,每个景观项目都具有其特殊性和个别性,但事实上,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分析和考虑的问题都有一定的相似性。为了增强
随着旧城的矛盾逐渐突出,北京旧城的问题逐渐成为城市更新问题的焦点。目前现行的旧城更新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为以政府为主体的旧城更新途径,一种为以开发商为主体的旧城更新途
如今我国各大城市对于地下商业街的开发进行地如火如荼,但是地下商业街可识别性差的个人体验带给人们负面的联想使得地下商业街品质评价低下。研究消费者在地下商业街的使用
城市化的浪潮正扑面而来,城市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的区域地位的变化,要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城市中心区是最富城市活力的城市功能区域,是反映城市经济
学位
大型城市综合体是城市空间集约化的重要建筑形式,可以有效地节约城市空间、改善市民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然而同时,由于大型城市综合体建筑规模和尺度巨大、功能复杂,在设计和建设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记录了世界博览会的发展过程,也记录了世博展馆建筑的发展过程。世博会的展馆建筑对现代建筑的产生和发展的历程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这些建筑具有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短缺日益严重,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例越来越大。我国既有建筑物量大面广,且绝大多数为高耗能建筑,开展对既有建筑物的节能改造,是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一方面,城市化进程速度不断加快,城市高速、高密度开发特征十分明显,许多大城市土地利用出现人口高密度、土地利用高强度开发、土地利用综合多元化、城市布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