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应变率和温度相关的6008铝合金宏微观变形机理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fe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铝合金作为当前国际上使用最广泛、最重要的工程合金之一,因其具有高比强度、低密度等优良特性而广泛应用于汽车、动车车体及飞机机身结构设计领域。然而,目前关于铝合金材料在不同应变率和温度以及二者耦合条件作用下的塑性流动响应、本构关系以及微结构演变这三方面的工作还有待完善和系统地研究。因此,不论是从材料塑性变形机理的揭示还是从工程结构的设计角度出发,都十分有必要在较宽的应变率和温度范围内对铝合金的力学性能进行表征。采用RPL-100试验机、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以及分离式霍普金森拉杆(Split Hopkinson Tension Bar,SHTB)在25~300℃的温度和2×10-4 s-1~3.5×10~3 s-1的应变率范围内,分别研究了6008铝合金的宏观冲击压缩以及拉伸力学行为。进而从微观角度出发,采用金相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e,OM)、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在较宽温度及应变率范围内冲击加载后的6008铝合金微观组织形貌进行了观测、分析以及讨论,进一步揭示了材料因微观结构变化而导致的塑性流动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准静态压缩和拉伸加载条件下,6008铝合金材料可近似认为无应变率效应。然而,在较高应变率和温度加载条件下,该材料会表现出较明显的应变率强化以及温度软化行为,同时伴随明显的绝热温升现象。在室温冲击压缩加载条件下,应变率的升高会引起位错密度激增、晶粒细化和碎化以及第二相粒子析出,这几种高应变率变形机制共同作用使得材料强化;随着温度升高,原子脱位速率和第二相粒子软化速率增加。当温度升高至300℃左右时,材料发生动态回复。同时,因原子间的结合力变弱导致滑移系增加,且晶界滑动容易进行。以上几种高温变形机制会共同作用从而导致材料软化。当冲击拉伸应变率超过1450 s-1时试样被拉断,试样断口中心区域存在大量圆形和椭圆形韧窝,同时分布着较小比例的剪切平面。这表明铝合金冲击拉伸断裂行为以韧窝断裂模式为主,以穿晶剪切断裂模式为辅。在较系统的宏微观实验研究基础上,从不同的模型构建角度先后提出了三种铝合金冲击本构模型:在有限元模拟过程中,为了满足高精度、少参数且具有物理意义的冲击本构模型的开发需求,基于位错动力学理论,充分考虑到冲击过程中材料产生的绝热温升效应,构建了位错相关的铝合金冲击本构模型。该模型能够准确描述和预测常温下6008铝合金在较宽应变率范围内的冲击压缩力学行为,且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为该材料在冲击数值模拟方向上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考虑了铝合金材料在冲击过程中的宏观应变率强化、温度软化效应以及微观组织演化三者的影响,构建了位错密度演化相关的铝合金冲击本构模型。在热激活应力中考虑了应变率与温度对材料的耦合效应,提出一种新型位错密度演化方程。在热无关应力中考虑了材料的晶粒尺寸效应,并视其与应变和温度相互独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精确地表征较宽应变率和温度范围内6008铝合金的冲击压缩力学行为。铝合金作为一种面心立方晶体(FCC)结构金属,可视为由多个单晶体通过特定排列组合而来的多晶体材料。作为联系材料宏观变形与微观组织演化规律间的重要纽带,晶体塑性理论从材料的晶粒角度出发来揭示晶体材料的力学行为。基于此,考虑加载温度和绝热温升对材料高温变形机制的影响,并引入应变率敏感度函数,建立了铝合金晶体塑性冲击本构模型。给出模型的数值算法及参数获取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该冲击本构模型适用于描述6008铝合金在较宽应变率和温度范围内的冲击压缩和拉伸力学行为,且对材料的温度软化以及应变率强化现象的描述效果尤为突出。
其他文献
介绍心理健康素养的概念内涵,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素养的测量工具、心理健康素养现状及干预方法等进行文献综述,以期为今后发展针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素养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高速铁路中,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网导线构成的碳/金属滑动导电配副是列车获取电能的唯一途径。近年来有现场工况表明,潮湿环境中受电弓滑板磨耗加剧,导致滑板频繁失效,严重时可造成弓网事故。水对弓网接触副载流摩擦磨损行为的恶化与水在纯机械摩擦领域中的减磨作用体现出对立性。目前,水对碳/金属接触副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尚不明确,因此,本文主要开展含水碳/金属接触副载流摩擦磨损特性的相关研究。基于滑动往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仍在不断加快,小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和道路有限通行能力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城市公共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容量大、出行经济、安全系数高等优点,成为了各大城市优先发展的交通出行方式。常规公交是公共交通系统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目前公交运营企业在常规公交车辆的调度中对发车计划表编制常常忽略车内的拥挤状况,这样容易出现车内的过度拥挤,降低车内的舒适度,因此本文在考虑车内拥
城市轨道交通因其准时、经济和环保等优势,是广大市民重要的日常交通方式。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其安全性也更加受到重视。列车安全技术分为主动安全技术和被动安全技术两种。其中主动安全技术是对事故发生的一种预防性技术手段,通过开发先进的控制系统、信号系统和检测系统等,来减小事故发生的机率。然而列车的实际运行环境远比试验条件中更为复杂,即便有着先进的列车主动安全技术,也无法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仍然需要
目的 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09—2016-12采用PKP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的5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比较术前、术后3 d、1年、3年的疼痛VAS评分与ODI指数,比较术前、术后1年、3年的BMD值。结果 56例均顺利手术并获得至少3年的随访。静脉输注唑来膦
目的:探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使用不同剂量骨水泥对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2月在济源市中医院收治的6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中使用骨水泥剂量的不同随机分为A组(常规剂量:2.5~5 mL)、B组(低剂量:1~2.5 mL)和C组(高剂量:5~7.5mL),每组均为22例。观察三组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凸Co
对于隧道工程来说,施工期间毛洞持续变形、衬砌受力逐渐增大、隧道长期稳定是工程中的关键问题,这些问题都涉及到了材料的应力或应变随时间发生变化的情况。传统的弹塑性力学理论无法描述材料的时变特性,因此应该从流变力学的角度对隧道进行研究。工程中隧道开挖后施加支护力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理论研究中对支护力的简化与实际有较大出入。因此在建立隧道力学模型时,有必要考虑到支护力的滞后性。岩土材料在剪应力的作用下会产
学位
学位
复制缺陷型病毒不能在宿主体内复制,用其制备的疫苗不仅能够诱导宿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本研究旨在构建一种利用琥珀正交系统制备复制缺陷型病毒的新平台。首先构建携带琥珀终止密码子(TAG)和EGFP报告基因的质粒(pTAG-EGFP),然后以质粒pAcBac1.tR4-MbPyl为模板,利用PCR方法扩增正交氨酰tRNA合成酶/tRNA片段(aaRS/tRNA)并克隆至不同载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