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厚朴越冬抗寒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wtqyw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厚朴(Magnolia obovata)原产日本北海道。属木兰科,木兰属,该树种树形美观,观赏价值高,是优良珍贵园林观赏树种。木兰科植物中一些种类在北方引种驯化中已经取得初步成果,并得到推广应用,温度与湿度是决定其引种驯化是否成功的主导因子。低温成为限制日本厚朴在北方引种栽培和广泛应用的重要环境因素,气候条件一直是影响植物生长的最关键因素,如何准确的掌握温度对植物影响的作用,将为园林树种的区域栽培和推广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植物对寒冷的适应性有一定的弹性范围,这为植物的引种驯化提供了可能。 本论文旨在以日本厚朴实生苗为试材,分析研究低温胁迫下其植株的生理生化变化,研究日本厚朴的越冬抗寒响应情况;通过分析结合越冬防寒措施,探寻日本厚朴越冬期的最佳防护栽培方法和栽培生境。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实验结果如下: (1)整个越冬期日本厚朴组织内SOD活性随气温的降低而增强,并在休眠中期达到最高,而随着休眠末期气温回升,组织内SOD活性也随之下降。而组织内MDA含量与温度变化也紧密相关,随气温降低而增多,说明低温使膜质过氧化加剧。在低温(胁迫)处理过程中,短时间温度变化使组织内SOD活性增强,而随着胁迫加深MDA含量增加明显,SOD活性增加变缓,表明酶保护系统受到影响,膜质过氧化加剧。日本厚朴组织内SOD活性、MDA含量变化与其抗寒性呈正相关变化,而MDA含量变化显著,可以作为检验日本厚朴抗寒能力的生理指标。 (2)越冬期日本厚朴组织内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幅度不显著,而在低温(胁迫)处理过程中,组织内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显著,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可以作为检验短时间低温胁迫对日本厚朴伤害程度的生理指标;组织内可溶性糖在越冬过程中变化显著,与日本厚朴抗寒性呈正相关变化,可以作为检验日本厚朴抗寒能力的生理指标;越冬过程中日本厚朴组织内鲜重含水量变化不明显,而束缚水/自由水的比值变化差异较大,休眠中期束缚水含量增加,束缚水/自由水的比值增大,表现良好的抗寒响应。 (3)应用电导法结合Logistic方程求拐点确定日本厚朴与白玉兰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日本厚朴的半致死温度略高于白玉兰,说明其抗寒能力低于白玉兰,但差异不大。 (4)越冬期防寒处理与田间鉴定的结果显示:设置风障和树干裹草两种越冬防护措施的效果较好,树木总体抗寒力为Ⅱ级,植株能够保存较完整而不影响树木生长发育。
其他文献
驼绒藜属(Ceratoides)植物属旱生、超旱生植物,该属植物在干旱的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地区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利用价值,是改良天然草地最有前途的旱生植物之一。本文选取华北
本文以黄土高原粗泥沙集中来源区为对象,以流域为单元,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1960-1999年间黄土高原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皇甫川、孤山
采用形态学、生物学、细胞学、同工酶电泳等方法或技术,对披碱草和野大麦杂种回交1代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披碱草和野大杂种F_1外部形态特征偏向亲本披碱草,BC_1代外部形态明显偏向轮回亲本野大麦,不同株系在形态上有较大变异。②杂种F_1代的生育日数、生长动态、产草量、分蘖能力为双亲的中间型,形态学特性、生长天数、再生性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正交F_1代生育期、产草量、再生速度、分蘖能力强
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是山西省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区,同时也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重要区域之一。随着养殖畜牧业的发展,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雁门关生态
本研究以植物微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分析香石竹切花的内生真菌区系,并对内生有益真菌的保鲜效应进行有益的探讨,以期找到适合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切花保鲜的真菌种类及生
城市居住区空间是城市空间的组成部分,相对于城市空间来说,它是一种内向的空间,即使在这个内向的区域内,还可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在居住区外部空间塑造中,至少该有三个层次的限定:第
长期以来,湿地由于其特有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一直是人类居住的理想场所,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发祥地。远古时代的人类在生存竞争的过程中,由于淡水湿地生态系统是许多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