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纹海马幼体的摄食行为与异速发育的特征研究

来源 :天津农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vi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马是极其短缺的珍贵药源性海洋动物,在我国素有“南方人参”之美称,市场供求矛盾尖锐导致野生资源匮乏,而人工养殖面临核心问题是育苗阶段成活率低下。本实验通过行为学研究,观察并记录1-30日龄(全长9.22~43.16 mm)线纹海马(Hippocampus erectus)幼体的摄食功能完善,通过分析摄食行为参数研究线纹海马幼体阶段的摄食能力变化,对幼体阶段异速发育情况进行研究,结合口吻部骨骼、视觉和消化系统发育探讨摄食功能完善程度。结果如下:1.线纹海马幼体摄食行为分为攻击和摄食两个部分,而攻击又主要分为4个阶段:搜寻、定位、调整和袭击,摄食只有一个吞咽的过程。摄食状态下攻击距离(AD)、攻击速度(AS)、摄食口径(FC)、日摄食量(DTFA)和摄食成功率(SFR)随发育不断增大,摄食效率(FE)在14日龄后迅速增强,30日龄时摄食效率达到0.0856 mg/s。2.口吻部骨骼发育观察,线纹海马幼体管状吻由上颌骨、外翼骨、方骨、续骨和舌角骨等组成。摄食过程中,饵料由扩张的上颌骨进入管状鼻,1~7日龄吻骨未完全硬化,摄食过程吻管能发生扩张,14日龄后口吻部骨骼基本发育完全,骨骼硬化,摄食能力开始增强。3.眼球结构发育观察,线纹海马在出生时,眼球结构发育较为完善,视网膜色素沉积完全,色素层和外界膜之间存在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网膜具有10层结构,随着发育,只有视网膜厚度和眼径不断增大。4.消化系统发育观察,幼海马离开育儿袋时,口腔和肛门处于开放状态,肠道周围还有少量的卵黄,消化道根据形态可分为4个部分:口咽腔、前肠、中肠和后肠。前肠粘膜细胞丰富,分泌中性黏液物质。线纹海马没有胃,瓣膜将前肠和中肠隔开。随着发育,结构和功能不断完善,10日龄以后,肠道开始出现弯曲,内脏周围脂肪组织开始形成,肠道在腹腔内完成弯曲回转,形成多个回环,消化道进一步增长,30日龄消化道基本发育完全。5.异速发育结果,线纹海马幼体在10日龄出现生长拐点,10日龄后长速为1.42mm/d。各功能器官都出现了异速发育的特点,与运动、摄食、感觉等存在联系的器官得到了优先发育,有利于早期阶段在不利的自然环境下躲避敌害和提高摄食成功率。
其他文献
近年来,社区居民文化需求日益个性化、多元化,仅仅依靠全能型政府模式治理的缺陷日益暴露,而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便是实现供需平衡的有效途径之一。公共文化服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内容之一,虽有提及,但并非重点,早期的政府购买主要集中在养老服务等社会工作方面,近年在模式的创新,宏观规划与监督上才有所发展,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政府购买范围、额度都偏小,发展还不够成熟。因此,需要对政府购
四溴双酚A(Tetrabromobisphenol A,TBBPA)作为世界范围内产量最大和使用量最大的高效溴系阻燃剂之一,在各种环境介质和生物机体内被广泛检出。因TBBPA对环境和生物机体存在潜在威胁而备受关注,有关其对生物机体的毒性效应研究多集中在肝脏毒性、神经毒性和生殖毒性等。肠道微生物菌群对宿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关于TBBPA胁迫下的肠道微生物和肠道健康的毒理学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选用
养牛业的生产效益不仅取决于牛的品种和科学的饲养管理,也取决于牛的饲养环境.这里的环境主要指牛周围的小气候,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及空气质量等.环境控制就是在建设或改建
2002年至2004年,笔者治疗辽宁绒山羊公羊尿道结石97只,治愈80只.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原因1.1公羊的尿道是位于阴茎中间的一条很细的管子,而且有"S"状弯曲及尿道突,结
本研究采用酶组织化学法测定了猪囊尾蚴发育过程中及在抗囊药物作用下几种糖代谢酶(6-磷酸葡萄糖醛、 琥珀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的活性,研究了猪囊尾坳的糖代谢基本规律和两种药
观察行为是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的外在表现,是评价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维度。良好的观察行为有利于幼儿园教师了解幼儿学习兴趣与发展动态,以使课程设计精准锁定幼儿具体能力。同时,我国幼儿教育改革关注幼儿的自身经验,强调幼儿间个体差异性,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自觉地对幼儿进行认真、持续地观察。因此,关注幼儿园教师的观察行为既是顺应教育改革形势的要求,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区域活动作为幼儿最喜爱的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