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住宅建设的飞速发展,住区会所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已建成的居住区中,成为当代中国城镇居住区建设不可或缺的新的住区配套建设项目。由于其“新”,因此目前国内建筑界还没有对住区会所这种建筑类型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更缺乏系统的研究。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就是从不同年龄、文化层次的住区居民的行为活动规律出发,探讨居民对住区会所在物质上与精神上的需求,以及这些需求对住区会所设计的影响,总结出会所设计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试图构筑起指导住区会所设计的理论框架。论文首先详细阐述了住区会所的历史渊源和近年来的发展状况,以及现代住区会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论文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了目前住区会所存在的类型,深入地探讨了住区会所与不同类型住区的适配模式以及在这种模式下所能形成的居住文化氛围。再次,论文又从住区会所的功能与建筑创作两个方面具体探讨了住区会所这种建筑类型的设计规律与手法。其中,论文着重从功能的定位、“人性化”设计和可持续化发展等三个方面探讨了住区会所的功能设计;从会所的空间形态、造型、色彩、建筑风格等四个方面探讨了住区会所的建筑创作。由于住区会所是住区的配建项目,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所以论文随后又着重探讨了创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住区会所的方法与手段,进而提出了一种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住区会所形态——“泛会所”,并分析了它的适用范围与设计法则。最后,论文通过对国外某些类似建筑类型的发展情况和今后将对住区会所设计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对面向未来的住区会所设计的展望:“以人为本”、生态发展,满足大众物质、精神的需要,共同构筑优秀的人类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