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性金融支持农业企业“走出去”的模式探索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s245324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的农业"走出去",是从对外农业援助开始的。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向非洲无偿提供粮食援助,成为中非农业合作的起点,此后的近40年时间里,我国政府不断推进对外农业援助计划,以无偿援助和优惠贷款等方式在非洲、南亚太平洋岛国等地建立了 200多个农业援助项目。随着上世纪末,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国内经济在改革开放后的飞速发展,外汇收入的不断增长,国内粮食安全问题的日益严峻,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与投资的步伐越迈越大。但受限于我国农业企业的规模、境外投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以及我国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金融机构对农业"走出去"投资经营的支持力度不够,体系不完备等多方面的因素,截至目前我国农业"走出去"在国际市场依然相对较薄弱,未能形成规模效应。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总结,加上对世界各大跨国农业公司、农业强国政府和金融机构扶持政策的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利用开发性金融支持农业企业"走出去"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我国农业"走出去"发展到现在,主要还是由政府主导。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严格限制了政府的各种直接补贴,但允许政策性金融机构存在,如此,政策性金融机构便成为了各国对外经济贸易最重要的政策性支持渠道。开发性金融是我国政策性金融的一个分支,是我国政府合理用于扩大海外农业市场,开发海外农业资源,实施海外农业投资战略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笔者认为,我国的开发性金融机构要建立健全体系,善于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赋予的权利,支持农业企业更好的"走出去"。对于开发性金融而言,支持农业"走出去"也是一项新的课题。本篇论文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各大跨国农业公司利用金融等手段开发国际市场的战略及成就,各发达国家通过政府及金融机构的各项政策手段扶持本土农业走向世界的行之有效的方式,随后从开发性金融支持农业"走出去"模式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和可行性意见,同时也从政府的角度阐述应如何利用开发性金融这一途径与其他手段结合,统筹运用,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和推动我国农业更好的"走出去"。
其他文献
<正>高考复习即将进入二轮阶段,每当此时,我们总会寻求新的备考方法,以追求复习效益的最大化。然而,高考之后,我们总会发现:无论平时怎样"精益求精",总会遇到"预料之外",甚至
本文以美国ADI公司生产的±5g双轴模拟输出加速度计ADXL320为例,介绍了MEMS微加速度计的工作原理及其输出系数标定试验,并对其试验结果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分析。
指出了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是一种新型、广泛的育苗技术,具有不受造林季节限制、造林成活率高等优点。探讨了马尾松轻型基质容器育苗选用良种、基质配置、容器选用、装袋进棚
为加强能源计量、实现节能降耗,在大管径、大流量的使用场合有必要淘汰高能耗的能源计量仪表,并推广应用流量测量新技术。该文将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分析和论证这一问题。并提
<正>一、引言消费者信心指数(简称为CCI)有时也被称为消费者情绪指数(简称为ICS)。它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美国联邦储备局资助的消费者资金年度调查项目,由密歇根大学调查研究
目的研究健乳灵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中抑癌基因p16、p53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用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制作乳腺增生病大鼠模型,分别用不同剂量的健乳灵治疗60 d,用免疫组化
<正>2011年浙江省绍兴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第23题,以"空间与图形"学习领域中的等边三角形、全等三角形为载体,考查了学生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理解
<正> 同志们: 我来参加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会,今天和在座的诸位见面、请教,我感到很高兴。不敢说作报告,谈点感想,谈谈史学工作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