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乐论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yl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荀子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其思想观点深邃广博,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乐论在荀子的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荀子》一书中有独立的关于“乐”的篇章,即《乐论》。荀子在《乐论》篇章中对“乐”的内容和功能做了详细的阐述和论证,完整地论述了“乐”的思想理论。荀子是第一个比较系统地阐述乐论的哲学家。荀子所作的《乐论》有其理论渊源,作为早于《荀子》一书出现的郭店楚简,在一定程度上为荀子乐论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来源。荀子的乐论与先秦儒家孔子和孟子的乐论有所不同。孔子主张“以乐辅礼”,他从仁爱的角度在其礼乐主张中阐述了乐论思想。孟子以人性本善为基础,倡导“与民同乐”的思想,主张以“乐”来达到人格的完美和人性的完善。相比孔、孟的乐论思想,荀子的乐论体系和逻辑更为完善,自成一体。荀子的《乐论》以反对墨子的“非乐”为基调,比较了“雅乐”与“俗音”的利害关系,分析了礼乐文化中“乐”与“礼”的异同,论证了“中和思想”与“天下齐一”的治国之道。乐论中的“乐”从狭义到广义,从微观到宏观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荀子的乐论不仅探讨了狭义上的“乐”,还阐述了广义上的“乐”与伦理和治国的关系,这是荀子乐论中一个新的重要维度。从伦理方面来讲,“乐”可以引导人的情欲,改善社会习俗;从国家治理层面来讲,“乐”的施行为“成仁”“兴礼”“致和”等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可能性。“乐”可以教化百姓,促进社会安定。荀子认为通过对“乐”的推行和实施,可以使国家社会处于一种“天下皆宁,美善相乐”的状态,为此他做了详细的理论论证与总结。荀子的乐论对于人的性情的培养、陶冶,对于社会习俗、伦理纲常的约束和改变,对于礼乐政治的探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今我国处于一个全新的社会变革时期,从先贤哲人的思想中获得补给社会的养料,探讨其理论价值对于人伦教化以及国家治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如何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能为农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卫技人才,是党和政府以及卫生行政部门高度关注的问题。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主动适应农村卫生发
把握解剖学教学的基本矛盾是解剖学教学设计的基础,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贯穿认知和情感统一的指导思想;抓住解剖学特征,吃透专业知识;借鉴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宁波大学医学院充分利用医学学科的优势及特殊性,以青年志愿者活动为载体,强化其德育功能,通过服务社会弱势群体,达到塑造医学生理想人格的目的。
从事学生工作经常会面对学生的逆反心理。以柔性管理的方式疏导学生的逆反心理,能取得较好效果。
高职护理专业实行文理兼招,但文、理科高职护生在文化基础课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对文、理科高职护生生物化学课程成绩差异作了调查及分析,并提出建议。
期刊
目前我国理工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着创新意识不强、培养模式固化、支撑体系不力等几大问题。这种现状亟待变革。根据我国教育现状,借鉴传统的因材施教与西方的群类教育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的一种新型经营机制,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湘西民族地区因其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应因地
提升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标准,是我国第三次修改的新专利法的亮点之一。申请专利的外观设计不得与他人在先权利冲突,这一保护门槛的提高也给外观设计专利的权利稳定带来一定的
CPCR(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心肺脑复苏)实验教学过程中,以模拟ICU病房为条件,采用分组教学,事先设计典型病例输入高级护理模型所配置的电脑,让学生结合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