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是能源技术领域的一大热点。但是由于其本身具有危险性,因此在氢能的生产、储运、利用方面都有一些安全问题需要去解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是能源技术领域的一大热点。但是由于其本身具有危险性,因此在氢能的生产、储运、利用方面都有一些安全问题需要去解决。在氢气的输送管道中,若可燃气体被点燃,发生爆炸,火焰可能会在整个管网中传播,因此为了避免这种危险,经常在管道中使用阻火器,利用其特性来抑制火焰传播。本文主要使用阻火材料的其中一种——多孔板,来研究其在氢气-空气火焰发展初期的阻火特性,并通过研究多孔板的参数变化对阻火效果和淬熄规律的影响,来指导发展多孔板阻火的关键技术。为了得到氢气-空气混合气体燃烧的动态过程,建立了淬火研究实验平台,通过实验方法探究混合气体初始压力、氢气当量比、多孔板厚度、多孔板孔隙率等对阻火特性的影响。通过纹影系统和高速摄像来采集火焰图像,通过压力数据采集系统来记录管道内的压力动态变化,并对火焰图像和压力数据开展分析研究。氢气-空气混合气体燃烧形成层流火焰并经过多孔板时,可以观察到三种火焰发展模式:“通过”、“淬熄”、“接近临界”。在“通过”模式下,火焰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即层流火焰、射流火焰和湍流火焰。然而在“淬熄”模式下只能观察到层流火焰。随着初始压力的增加,层流火焰传播速度增大。若火焰穿过多孔板后,火焰速度大幅增加,并发展为湍流火焰。在“通过”模式下的多孔板上游区域发现了三个压力峰值,其中P1是由于混合气体的缓慢燃烧生成产物引起的,P2是由于多孔板下游的超压引起的,P3是由于压力波到达末端壁面并反射回多孔板上游区域造成的。在下游区域压力明显增大,并且只有两个压力峰值,其中第一个峰值是由火焰的加速碰撞引起的,第二个压力峰值可能是由于压力波在多孔板下游底端壁面反射造成的。在“淬熄”模式下,压力则几乎检测不到。压力峰值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随着初始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且峰值出现时间提前。改变氢气当量比,可以发现火焰传播速度随着氢气当量比的增大而增大。在“通过”模式和“淬熄”模式下,PT1的压力峰值随着氢气当量比的增大而增大,且峰值出现的时间提前,最大压力上升速率增大;PT2的压力峰值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在Φ=1.25时达到最大;改变多孔板的厚度,上游区域的层流火焰传播过程无影响,但是在下游区域,多孔板厚度的增加会导致严重的速度下降,直至发生淬火。在“通过”模式下,压力峰值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随着多孔板厚度的增加而增大;改变多孔板的孔隙率,可以发现火焰传播速度随着孔隙率的增大而减小。在“通过”模式和“淬熄”模式下,压力峰值均随着孔隙率的增大而减小,且振荡幅值增大,峰值出现的时间延迟,最大压力上升速率减小。通过对不同变量的淬火临界压力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到:氢气当量比在1.0附近时反应剧烈,不容易发生淬熄,贫氢或富氢都有利于发生淬熄;多孔板厚度越大,越容易发生淬熄;孔隙率越小,越容易发生淬熄。
其他文献
表观遗传学主要包括DNA甲基化、小分子RNA、非编码RNA和RNA编辑等,在模式植物的研究已表明其与发育调控具有紧密的联系。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作为一种具有重要经济和
概率论起源于十七世纪中叶,是现代数学理论研究的主流分支之一.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不断进步,概率论被广泛的应用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以概率论、随机分析和随机动力系统理论为工具来研究Lévy过程驱动的金融混沌系统的动力学性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在第一章中,我们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所用到的一些预备知识,同时介绍了本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其框架结构.在第二章中,我们主要研究
硒是生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缺乏会导致许多疾病,但硒过量也会造成硒中毒。目前,国内许多地区都在大力推进富硒农业开发,但富硒农业的发展是否会导致环境中硒含量的变化,环
在实际生产中非均匀介质是最常见的地质体且开发过程常常伴随流体替换,本文通过岩石物理实验和物理模型数值模拟两种方法针对非均匀介质发生流体替换之后的地震响应及岩石物
裂纹缺陷常常会出现在工程结构中,这种缺陷对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动力响应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此外,动力荷载由于受到多种复杂因素影响而具有本质的不确定性,采用随机振动方法对带裂纹结构进行动力行为分析是一种更为合理的做法。本文基于Erdogan基本解提出了线弹性断裂动力学样条虚边界元法,并结合随机振动时域显式法,实现了随机振动下裂纹动态应力强度因子统计矩求解及裂纹动态起始扩展问题可靠度分析。本文研究的主要工
目的:探究胸腔积液联合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早期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
传统化石能源的加速消耗随之带来的是能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污染问题,促使世界范围内研究者们的研究重点转移向了开发可再生循环利用的新型清洁能源上。太阳能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逐渐进入了研究者们的视线。利用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被视为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最有效的策略之一。高效的光催化剂应具有较宽的可见光吸收范围、较低的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率以及较高的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迁移率。为此众多研究者们付出了
创新已成为现今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如何准确测度和分析城市创新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趋势,对于科学实施创新空间的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杭州市在我国城市创新格局处于
本文拟研发出与自体骨膜具有相似结构与功能的骨膜材料,以实现损伤骨组织的快速修复。通过模仿骨膜的双层结构及其功能特点,以生物相容性好的丝素蛋白为基材,通过静电纺丝法和旋蒸法,分别制备出具有多孔隙和高强度的内外层分别负载羟基磷灰石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双层仿骨膜材料,通过调控关键工艺及参数,使其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与自体骨膜相似。首先对骨膜材料的形貌特征及结构进行了表征,然后对其体外降解性能、吸水性、力学
病毒模板法作为新兴的纳米材料合成方法,已有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合成和分析技术日渐成熟,在目前的研究中备受关注。以病毒模板合成的金属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分散性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