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平发展视野下的文化建设问题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uablue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在新世纪的一项带有根本性意义的国家发展战略。在实现和平发展,开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的历史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及发挥文化的作用。因为文化是民族生存与进步的前提条件,它不仅积淀了一个民族和国家过去的全部智慧和文明成果,而且蕴含着它走向未来、实现新的不断发展的精神基因。文化的力量,深深的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它既决定国家发展的战略走向,又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尤其是在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的文化联系与交流日益增多,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尺度。世界是否和谐,已经不只是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协调,而是更加深入到文化层面。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分配方式和利益格局日益多样化,由此也引发了人们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文化形态的多样化。在上述大背景下,中国要赢得国际竞争,实现和平发展,文化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充分认识文化对于和平发展战略的重大作用,努力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提升国家文化实力,大力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渠道,扩大和增强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这一切都必将为实现和平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曾说:“中国重新崛起应走文化复兴之路”,“这样全世界都将会看到,中国的雄心不是要征服世界,而是要以一种充满活力的,高层次的,为大众所喜爱的文化来使其文明重新绽放光彩,使中国人民享受高水平和高质量的生活。这样的中国对于世界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该论题进行了论述。第一,中国和平发展需要强大的文化实力。主要论述了和平发展战略是中国文化传统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必然选择,同时文化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既是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国和平发展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从而说明文化在和平发展战略实施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第二,现实中国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和平发展战略的不利影响。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深入探讨了我国自身文化建设与发展上存在的不足和西方文化给国家文化建设与发展带来的冲击,并进而分析了这对于推进和平发展战略实施的不利影响:对内影响国民对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认同感与民族凝聚力的加强,限制文化实力的增强,制约综合国力的提升;对外影响文化的竞争力与影响力,削弱中国的世界话语权,不利于积极回应世界关于中国发展的负面舆论。第三,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即繁荣发展先进文化,增强文化实力,促进和平发展战略的实施。针对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构建国家文化安全体制,以推动和平发展战略的实施。
其他文献
心理因素是现代竞技体育比赛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训练环节,它是取得胜利的主要手段。随着运动竞赛的发展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对运动竞赛的影响作用。
<正> 前几天,我的儿子回家后一直闷闷不乐。我一再询问才知道,原来,最近班里的几个同学给他起了一个很难听的外号。他现在刚上小学一年级,我担心这会影响他将来的心理发展。
期刊
研究了在砂性地基中采用竖向弹性地基梁法和假想嵌固点法分别定义桩土间相互作用的边界条件。以某港口工程项目为例,运用SAP2000结构分析软件,计算、比较并分析了这两种方法
社交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而且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创新发展。通过对部分国家高职示范院校图书馆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服务创新的情况统计,总结当前高职院校图书
糟糕的化学药剂化学药剂如果大量被孕妈妈吸入后,可能透过胎盘,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普通的家用清洁剂一般不会给孕妇和胎儿带来什么伤害。而一些在工厂中使用的化学溶剂,如
近几年与明星丑闻有关的新闻,几乎都是首先引爆自自媒体。新媒体共享、公开的特点使其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舆论的放大器。本文以"林丹出轨门"为个案,希
本文结合本人多年来的数学教学实践、经验、学生实际,主要从培养兴趣和习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精心准备,合理采用方法,发挥学生主体性等几方面谈谈一些自己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正> 婴幼儿指刚出世的新生儿到3岁之间的孩子。这一时期,孩子骨骼发育极为迅速,1岁左右,孩子的体重就能达到刚出生时的3倍,身高也可增加1.5倍左右,这都需要大量的钙沉积到骨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我国国民经济的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城市经济实力大增,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现代化进程
目的观察化瘀通络灸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化瘀通络灸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