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人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_ST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同研究是国内外近年来方兴未艾的课题,是社会学、民族学、政治学和人类学共同关注的交叉领域。认同本身的内涵,也由最初的一个哲学概念拓展到身份认同、国家认同、公民认同、地域认同等多个概念。本文研究的内容锁定在身份认同范畴内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两个概念上,地域限定为苏丹。将苏丹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是因为苏丹处于阿拉伯文化和非洲文化的交界地,民族融合度高,同时,苏丹是阿拉伯民族在非洲的重要一支,其认同文化具有典型性;另一方面,苏丹作为和中国自古友好交往的国家,在对非洲投资和地缘战略方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进一步了解苏丹人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能减少两国文化误读,增强我国的地缘影响力,还可以间接规避我国对苏丹的投资风险。  在研究的过程中,本文遵循由远及近,由整体至局部的原则。首先,笔者梳理了文章涉及的多个专业术语的基本定义及其理论发展;其次,笔者从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和民俗学等多个角度讨论了苏丹人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具体内涵和外在表现;再由浅至深,探讨二者的关系和影响,以及对在新环境下,如何把握机遇保障国家稳定发展、完成民族国家构建和应对全球化挑战提出建议。  从论文结构来看,本文正文分为三个部分,共四章。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第二部分是第二、三章,第三部分为第四章。第一部分不涉及实质内容的分析,主要从宏观上介绍选题,具体阐述选题术语的概念和选题限定的范围;第二部分开始主体论述,分别讨论苏丹人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形成、实质内容和外在表现;第三部分主要分析苏丹人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之间相互促进和竞争的关系,以及对国家稳定和发展造成的影响。对如何平衡两种认同,应对当今世界的挑战提出建议。  本文得出的结论是:苏丹人存在着“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双重认同,这种双重认同是由于其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发展和宗教、语言因素导致的。近年来国家认同已经逐渐发展,转变了过去民族认同独大的现象。这两种身份认同的关系影响到苏丹的国家稳定和区域发展。在南北分裂后新形势下,平衡两种身份认同有助于苏丹的发展,也有助于应对全球化浪潮带来的挑战。
其他文献
《荒原》是一种标志,它的问世反映了人们对现代审美和社会的困顿。然而由于《荒原》充斥着诸如外文,典故,引用,宗教符号,对古代和中世纪神话的指涉,以及东方宗教和哲学教义等互文现
多丽丝·莱辛(1919-)是活跃在当今英国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的创作以多元主题、独到视角和大胆实验吸引了全世界众多读者。她的代表作《金色笔记》被评论家誉为西方女权
  本文对英语教学中关联理论与阅读理解进行了探讨,文章将关联理论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放在阅读理论这一大的框架下进行研究,提出了关联理论阅读理解方式,更加全面、系统地阐述
文章就当前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提出了改进意见。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化和对外政策的进一步开放,国际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事交往的日益频繁,英语书面语被大量的使用于出版物,国际会议,合同以及文件等等。因此,英语写作在日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