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vesM-based Model for Teaching College English to Art Major Students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与腾飞离不开高素质的艺术类英语人才即复合型人才,人才的培养又离不开教育。越来越多的高校设立了艺术类专业甚至艺术学院,同时艺术类学生的英语课程应运而生,并且从设立之初至今一直是艺术类专业最受重视的课程之一。但是,正如所有的新生事物在发展之初都不可能绝对完善一样,相对于传统的语文、数学学科来说艺术类英语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年轻的交叉学科,目前,无论是在课程设置还是在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而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最新教学理论一建构主义理论,在教与学两方面都有很多独特的见解,对传统教学理论提出了挑战。因此,本论文将建构主义理论与目前我国高校艺术类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研究与思考我国高校艺术类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旨在使我国高校艺术类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日臻完善。   为获取高校艺术类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现状的第一手资料,笔者对重庆市几所开设艺术类英语课程的高校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并且对上其英语课的教师们做了一些访谈调查,同时笔者也随机进行了课堂教学旁听。综合调查的结果以及现有的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成果,发现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教学在课程设置上过于简单,仅仅开设综合英语一门课程,而且分隔听力与口语单独授课,甚至忽略写作与翻译的教学。同时,艺术类专业学生使用的英语教材是针对一般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们编写的系列教材,无论在难度上还是与专业相关性上都不符合艺术类学生的特殊性。在教学上重理论轻实践,以教师为中心,机械地进行英语教学,缺乏与艺术类学生专业相关的英语教学活动,没有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论文通过分析比较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传统教学理论的区别并结合对我国高校艺术类专业英语教学的调查研究结果,进而分析、概括出了在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改革我国高校艺术类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现状的几点措施。比如在综合英语教学这门课程中按4:2:2的比例开设听说课、写作与翻译课,以便达到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的目的;选取符合艺术类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且涵盖艺术类通识文化的综合英语系列教材,以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以及采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适合艺术类学生教学的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以及合作交流法,使学生能够从做中学,更好地融入英语学习环境中,建构自己的英语知识体系。
其他文献
一般来说,运用语言学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对于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的教学、理解以及鉴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随着认知语言学的迅速发展以及认知文体学的诞生和发展,认
截止2010年,教育部已批准15所高校设立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商务英语专业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开始招收本科生。随着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设立,对应的该专业的能力构成、教学
从国内翻译史研究现状来看,虽然专家学者已经对清末民初时期的翻译活动进行了各个方面的研究,但是绝大多数研究都是在传统翻译理论的指导下,集中在文学翻译研究方面,缺乏对这
口译和笔译是两种紧密关联但又截然不同的言语行为,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难点,因而在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口、笔译众多差异中,有一条是源于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差别。Halli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