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指称对象可及性的因素与照应词的选择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nengxian0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中各个学科关于照应现象的研究由来已久。研究者们从各个不同的理论角度分析照应现象,比如从句法的角度,从功能语法的角度和从语用的角度,等等。本文回顾了认知语言学领域如Chafe, Prince, Gundel和Ariel等诸多知名学者关于照应现象的研究成果,并以Ariel的可及性理论为理论框架,以“可及性”这个基本概念为基础,对汉语中的照应现象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可及性的定义是由照应词表达的关于指称对象可及性程度的信息。认知语言学家认为照应词的指称对象存在于人们的工作记忆中,而不是存在于语篇或语境中。照应指称是人的心理表征。因此,照应词的使用同样也应该遵循人脑的认知规律。Ariel的可及性理论将人脑工作记忆中存在的实体的可及性与照应指称的使用联系起来,为研究照应词的本质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通过对具体语料得仔细观察与分析,主要得出以下三点结论:首先,在短距离环境中,照应词倾向于由低可及性标示语向可及性较高的标示语转换,即主要倾向于变为零形代词或人称代词;在中篇距离环境中,倾向于在可及性同等的标示语之间转换,即主要倾向于变为人称代词或名词短语;在长距离环境中,则倾向于由可及性较高的标示语向可及性较低的标示语转换,即主要倾向于重复名词短语,只在少数情况下才使用代词。第二,在中文报刊文章中,主题链的打破是影响照应对象可及性进而导致指称形式变化最重要的原因。主题链的打破通常是由一个或多个新实体的插入(即竞争性),时空转换以及语义框架的变换引起的。第三,一致性因素主要通过框架转换和视角转换这两个渠道来影响指称对象可及性的。当框架发生转换时,照应词倾向于由可及性较低的标示语转向可及性较高的标示语,或在可及性同等的标示语间转换;框架回溯时,照应词趋向于使用专有名词或有定描述语;而视角发生变化时,照应词则倾向于由可及性较高向可及性较低的标示语转化。
其他文献
当前,新疆林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林业发展己由传统的森工型林业转变为以森林资源保护为主的现代林业,森林资源的管理也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林业经济也随之发生了增
语言的基础是词汇,没有词汇,也就不存在语言。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借助词汇进行的,人类的思想交流也是通过由词构成的句子来实现的。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avid Wilkins曾说:“没有语法,
时代高速发展,带动了计算机行业的迅猛发展,当今时代新媒体语境艺术传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先前所有的传统媒体形式被迫在新媒体时代进行更改,进一步将三网融合的形式落
以莫里斯1877年撰写的英国《古建保护协会宣言》作为精读对象,尝试展开当时英国社会关于古建修复问题的各种立场;并在对莫里斯的理解中,探照当下中国古建保护的可能出路。
郎朗和陈萨于2008年末,先后推出了他们录制的肖邦两首钢琴协奏曲《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与《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唱片。而李云迪在2006年的协奏曲专辑中也包括了肖邦的《
观察了六神丸对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形态与功能的作用。结果是六神丸可使肾上腺增重,皮质束状带增厚,束状带细胞线粒体和脂滴的体丹密度增加,血浆皮质酮含量升高等等,以上结果提示,六
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将知识教学与现实社会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效引导使得学生们能够逐渐掌握问题解决的方式,实现知识学习与知识应用效果的全
针对时下高职教育与国际接轨、科学知识无国界的新趋势,文章首先介绍了“自主学习”和“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内涵,并详尽论述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自主学习”模式的必要性和
停车发展战略要从构筑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出发,确定合理的车辆发展规模,逐步解决停车成本社会化问题,有效提高供给能力,停车发展的总目标是实现适度的停车供需平衡,适当限
采购供应链管理系统(Procurement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ystem,简称PSCS)是当前重要的国际企业管理系统。尤其对于以生产流通为主的钢铁行业,供应链的业务实施流程复杂,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