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SSR分析及MHC进化机制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aln_x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物遗传多样性是动物遗传育种的基础,而DNA多态性在评估群体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微卫星(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多态性丰富,被广泛应用于评估动物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所反映的群体遗传结构往往与各自地理分布和管理背景相一致。不同地理分布群体在环境适应性方面不尽相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在动物适应性免疫中起主要作用。MHC多样性与动物疾病抗性密切相关,但MHC多样性的形成与维持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收集了不同地理分布和管理背景的山羊、绵羊和牛共3个物种53个品种(群体)的1439个样本,通过全基因组微卫星标记(以下简称基因组SSR)和MHC区域微卫星标记(以下简称MHC SSR)分析所有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两种水平所反映的群体遗传差异,推测MHC可能存在的进化机制,为家畜在抗病育种和提高环境适应性研究中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通过分析山羊、绵羊和牛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发现基因组SSR反映出的群体间遗传关系与其地理分布及历史起源基本一致。2、通过分析山羊、绵羊和牛MHC SSR位点的遗传参数,发现BM1258位点在3个物种内均高度多态;BF1位点在牛和山羊群体中表现为中度多态,在绵羊群体中高度多态;DYMS1位点在山羊和绵羊群体中低度多态,在牛群体内无多态性。3、实验中山羊、绵羊和牛群体共用的10个基因组SSR位点中6个位点INRA063、SPS113、OarFCB48、TGLA53、OarFCB20、MAF70在所有群体中均高度多态,可作为评估3个物种的群体遗传多样性有效遗传标记。4、通过比较基因组SSR位点和MHC SSR位点在群体中的遗传参数,发现MHC SSR位点在群体内平均杂合度较低,据此推测杂合子优势在修饰MHC多态性中所起的作用可能比较微弱。5、通过系统进化分析,发现基因组SSR水平我国引进的波尔山羊群体与非洲坦桑尼亚地方山羊群体及波尔山羊群体聚为一支,而MHC SSR水平与我国当地山羊群体聚为一支,据此推测MHC这类与免疫密切相关的遗传标记不完全适用于研究群体历史起源与进化关系。6、本实验通过对物种内群体间遗传分化分析,发现各群体MHC SSR的FST值高于基因组SSR,推测MHC区域进化中可能受到了波动选择作用的影响,且MHC区域的稀有等位基因可能是群体在进化过程中根据所处环境中病原体的变化而新产生的等位基因。7、通过对山羊、绵羊和牛物种间群体遗传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与基因组SSR标记相比,MHC SSR标记中物种间分化程度较低,表明MHC区域存在跨物种等位基因的分布,推测MHC区域跨物种等位基因的存在可能与平衡选择相关。
其他文献
本研究探讨受DNA甲基化调控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原发性肝癌发生中的潜在功能及作用机制。   对于原发性肝癌发生的复杂机制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
薄翅野螟亚科和齿螟亚科是鳞翅目螟蛾总科草螟科中较小但重要的经济害虫。由于国内外尚无系统性的研究,导致单型属较多,属间界限不清晰。因此,针对这两个亚科的系统性分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