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北辽河源山地典型森林群落土壤理化特征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iezhent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辽河源地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天然次生林、山杨(Populus davidiana)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林龄林分的土壤理化特征及其垂直分布特征,探讨了冀北辽河源山地不同林龄的油松、山杨天然次生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规律。结果表明:(1)在0~100cm土层,随着林龄的增加,油松天然次生林土壤pH值(6.02~6.64)和土壤全P含量(0.19-0.71g-kg-1)逐渐增加而土壤容重(1.32~1.68g·cm-3)逐渐降低,土壤自然含水量(4.38~20.18%)、土壤全K含量(3.63~4.51g·kg-1)先降后增而土壤有机质(4.32~28.10g·kg-1)、土壤全N含量(0.12~1.64g·kg-1)先增加后降低。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分析表明,林龄对林分土壤物理性质影响不显著,而对林分土壤化学性质影响显著;(2)油松天然次生林各林龄林地土壤容重、土壤pH值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自然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含量、N、P、K全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3)油松天然次生林土壤理化各指标间关系密切,除土壤全P与土壤其它理化性质间均无显著相关外,其它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显著;(4)随着林龄的增加,山杨在0~100cm各土层土壤容重(1.07~1.69g·cm-3)和土壤全K含量(4.32-4.72g-kg-1)均表现出成熟林>近熟林>中龄林,而土壤含水量(7.35-24.39%)从高到低为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土壤全N含量(0.28~2.76g·kg-1)、土壤全P含量(0.46~1.37g·kg-1)先增加后降低即近熟林>成熟林>中龄林,而土壤pH(5.03~5.98)变化规律为先降低后增加表现为成熟林>中龄林>近熟林。土壤有机质含量(2.64~31.99g·kg-1)的变化规律较为波动,在0~20cm土层为近熟林>中龄林>成熟林,但在201~00cm土层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规律;(5)山杨天然次生林各林龄林地土壤容重、土壤全K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含量、N、P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土壤pH值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6)山杨天然次生林土壤理化性质各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全N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全N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pH值与土壤全K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质与全N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全K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全N与土壤全P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K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全P与土壤全K呈极显著负相关。
其他文献
能源短缺一直是本世纪人类关心的热点问题,而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已经列入未来可大规模利用能源结构的基础部分。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最直接的利用太阳能的新兴技术已经得到
光电互感器技术的突破以及在实用领域的运行实践、全数字式保护测控装置、计算机高速网络技术日趋成熟,智能一次设备技术的发展,以及IEC61850标准的编制颁布和实施,使得数字化变
该研究模拟生物泥浆法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选择了几种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出来的真菌,研究它们对土壤内苯并芘的降解,并研究了土壤内共存底物:菲、芘、邻苯二甲酸对苯并芘
串珠藻目属红藻门,真红藻纳,全部种类生于淡水中,是淡水红藻的主要类群.该文对中国的串珠藻目植物进行了研究,除系统分类外,还包括种内变异、生态分布特点、系统发育分析、现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加重,电力电子变换技术因其明显的节能效果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逆变电源是一种重要的电力电子变换器,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体积小,重量轻、
湿陷性黄土路基不均匀沉陷问题主要是由于受到地质条件的影响,道路地基部分在承受较大压力的时候,往往会发生较大的内部变形,从而导致路面断裂,将严重影响到交通安全.因此,必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概率最高,其故障识别和判定是配电网继电保护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配电网中母线保护往往采用相邻元件后备过流保护实现,速动性较差。本文采用智能变电站技术,接地保护和母线保护通过网络进行信息共享和交互,利用多判据多信息融合的方式判别故障,协同实现保护功能。本文对智能变电站标准化信息传输技术进行了探讨,采用GOOSE通信机制实现网络化保护;对网络化保护的功能优势进行了详细
维甲酸衍生物是近年来颇受重视的肿瘤治疗药物,而CD437(又称AHPN;6-(3-(1-adamantyl)-4-hydroxyphenyl)-2-naphthalene carboxylic acid)是其中最受关注的一种。CD437诱导肿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雌激素(estrogen,E)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该研究重点从ETR受体亚型出发,利用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从整体、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雌激素对ET受体的影响,
该研究对东北草原两种趋异的类型羊草,即灰绿型和黄绿型羊草(Aneurolepdiumchinese),采用播种概略栽实验,在幼苗期人工模拟盐胁迫(NaCl)、碱胁迫(NaCO)和混合盐碱胁迫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