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饲养密度下肉种鸡雏鸡的啄羽及其相关行为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bhjyh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育雏是肉种鸡生产的前期重要环节。不熟悉的同类和不熟悉的环境,给雏鸡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刺激。啄羽作为一种探究行为,用于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对新环境的适应,在雏鸡中显得尤为突出。  研究育雏期饲养密度与啄羽行为之间的关系,从行为学角度全面认识和了解笼养鸡啄羽行为的发生,深入了解笼养鸡在保证生产性能要求条件下的最低空间需求,从而减少啄羽行为。建立一个既满足动物福利又能满足生产要求的饲养环境,是当前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实践中一个重要的科学命题。  以饲养10周的爱拔益加(AA+)雏鸡为研究对象,对相同周龄下不同饲养密度之间,相同饲养密度下不同周龄的AA+肉用种鸡育雏期啄羽行为差异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随着密度的增加,AA+肉种鸡雏鸡的啄羽行为(啄笼、盯物、啄羽),周龄越小发生的几率越多,在1-2周龄的平均值往往要大于9-10周龄,啄羽行为(包括啄笼、盯物、啄羽)饲养密度的不同是有显著性差异的。  2)饲养密度0.033㎡/只为饲养密度的转折点,在0.033㎡/只的条件下,啄羽行为更容易表现出波动的情况。我们建议在养殖条件有限的情况下,7周龄之前,AA+肉种鸡饲养密度0.033㎡/只是可行的,第8周龄后应减少饲养密度以减少啄羽的次数。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改的理念,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越来越被重视。高中化学是初中化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延伸,学生们在学习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老师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们的性格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环节。从而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高中化学课堂的学习中,从而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猪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 APP)所造成的一种猪呼吸道疾病。该病在1957年Pattison第一次报道,目前已经遍布在全世界的各地,导致养猪
随着现代集约化高密度养殖及养殖规模的扩大,对虾疾病的发生日益频繁和严重。由于目前对对虾免疫防御机制研究的不是很深入,所以对于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缺乏有效的措施,给我国
合成生物学是生物学领域近几年兴起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也是将多学科研究方法相结合而产生的前沿学科。它是以人工设计和构建核心元件为主要思路,将其合理组合优化,形成工程
随着CMOS成像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CMOS图像传感器具有低成本、简单的数字接口、高速率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遥感相机、星敏感器等空间探测领域。本文通过对Cypress
双效菌素(Zwittermicin A,简称ZwA)是由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和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产生的一种新型广谱的氨基多元醇类抗生素。该抗生素可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CMOS图像传感器与CCD一样都属于固态成像器件,但CMOS图像传感器具有高集成、功耗低、工艺简单和开发周期短等优点,克服了CCD器件驱动设计复杂、数据读取效率
1 眼镜店开展视觉训练的意义rn视觉质量取决于眼睛的屈光状态、晶状体的调节功能、眼球聚散功能、视觉信息传导功能和大脑视中枢整合功能.正常的屈光状态是实现完美视觉的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