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育雏是肉种鸡生产的前期重要环节。不熟悉的同类和不熟悉的环境,给雏鸡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刺激。啄羽作为一种探究行为,用于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对新环境的适应,在雏鸡中显得尤为突出。 研究育雏期饲养密度与啄羽行为之间的关系,从行为学角度全面认识和了解笼养鸡啄羽行为的发生,深入了解笼养鸡在保证生产性能要求条件下的最低空间需求,从而减少啄羽行为。建立一个既满足动物福利又能满足生产要求的饲养环境,是当前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实践中一个重要的科学命题。 以饲养10周的爱拔益加(AA+)雏鸡为研究对象,对相同周龄下不同饲养密度之间,相同饲养密度下不同周龄的AA+肉用种鸡育雏期啄羽行为差异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随着密度的增加,AA+肉种鸡雏鸡的啄羽行为(啄笼、盯物、啄羽),周龄越小发生的几率越多,在1-2周龄的平均值往往要大于9-10周龄,啄羽行为(包括啄笼、盯物、啄羽)饲养密度的不同是有显著性差异的。 2)饲养密度0.033㎡/只为饲养密度的转折点,在0.033㎡/只的条件下,啄羽行为更容易表现出波动的情况。我们建议在养殖条件有限的情况下,7周龄之前,AA+肉种鸡饲养密度0.033㎡/只是可行的,第8周龄后应减少饲养密度以减少啄羽的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