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成准则的多模态图像配准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panda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像配准是图像处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完成图像融合工作最基本的一步,在医学、遥感和军事等领域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虽然同一场景的多模态图像在灰度属性和分辨率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但它们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既包含着互补信息又包含着共同信息,这使得多模态图像配准成为一个理论上可行而实现起来比较困难的工作。本课题以变电站巡检机器人获得的红外热像仪图像和可见光图像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多模态图像配准技术中的图像预处理和配准准则两个关键环节。主要工作概括如下:1.分别采用对齐度准则和归一化互信息准则进行红外热像仪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配准。分析当前几种常见配准算法的原理并将其应用于红外热像仪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配准,着重以对齐度准则和归一化互信息准则为例,详细介绍了其用于多模态图像配准的算法流程和实验效果。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对齐度和归一化互信息算法对于红外热像仪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配准是有效的,而且前者的配准准确率要高于后者。2.实验发现并从理论上分别证明了对齐度和归一化互信息配准算法的正负像无关性。由于不同模态图像之间的属性差异较大,为了使不同模态的图像尽可能地达到模态一致,配准之前的图像预处理是关键。通过分析红外热像仪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成像机理和特点,采用了图像灰度化、图像负像化、分辨率调整等预处理技术。将红外热像仪图像负像化是常用的预处理环节,但实验分析发现,这两种配准算法均与图像正负像无关,即可见光图像与相应的红外热像仪图像正像和负像的配准结果相同,理论证明表明了该结论的正确性。这一规律对于提高基于对齐度或互信息的一系列配准算法的计算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3.提出用于多模态图像配准的集成准则。为了提高配准的准确率,在图像预处理阶段又引入了图像边缘检测和均衡化,然后在对齐度和归一化互信息两种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六种配准方法,分别进行直接配准、边缘检测后配准和均衡化后配准。通过对大量红外热像仪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进行配准,综合分析这六种配准方法的实验结果,发现它们之间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因此综合利用这六种配准方法,使用基于可信度的加权准则和集中准则来进行集成多模态图像自动配准能很好地改善配准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集成准则的配准方法准确性高,鲁棒性强,较之非集成配准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为多模态图像自动配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IPv6协议是在充分考虑IPv4协议缺陷的基础上设计的,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相应的有关IPv6网络安全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热点。入侵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有效
随着制造业应用ERP、CRM、SCM等系统,积累下来大量的数据,为制造业实施商务智能系统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如何能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规律和模式,获取商
虚拟内窥镜是通过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图像数据可视化、虚拟现实等技术将病人 CT或 MRI图像数据重建还原为三维结构,进而对病人组织器官检查诊断的技术。虚拟内窥镜主要用于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带式输送机一直朝着长距离、高带速、大功率、高适应性的方向发展。随着带式输送机的距离越来越长、运量越来越大、布置越来越复杂,其动力学特性也越来越复杂
云计算、大数据、信息安全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手段承载了当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云计算以其符合时代需求的服务方式和高性能从2006年提出至今便获得了井喷式的发展,可以预
互联网为信息的共享和交互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平台,但其开放性同时也对信息的安全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现代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同时,计算机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信息安全已经逐渐
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 DNS)是Internet的核心技术之一,提供了针对域名和IP地址间相互映射的解析服务。人性化的域名为Internet用户接入互联网的操作提供了便利,域名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随着 RFID技术的不断发展,它所应用到的领域和地区在不断扩大,草原畜牧业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
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类学习机器,它以统计学习理论为基础,具有全局最优、适应性强、推广能力强等优点,已成功应用于模式识别、
油气储层在我国石油工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三维地质模型数据量庞大,一般包括数百万到数千万个三维网格体数据,通常不能把这样的地质模型直接应用到模拟系统中。对这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