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1978-1988小说的“自然”叙事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c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因素在1978-1988的小说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对此进行论述的文章较少且不够全面,更无这方面的专著。本文从作品分析和比较入手,对“新时期”的小说“自然”叙事进行研究。首先,“自然”,在小说中经历了几十年的实质性的缺席之后,在“新时期”又一次回归小说。在这次大面积的小说“自然”的表现中,“自然”的诗化,“自然”的人格化,“自然”的文化色彩是此时期小说主要的“自然”表现形态,不同的表现形态寄予着作家不同的精神诉求,由此可以观见作家们不同的小说“自然”观念。其中,秀美雅致与雄浑奇特的“自然”美学观、以对生命状态的还原为特征的小说“自然”伦理观以及在自然中探求其固有的文化意蕴的“自然”文化观尤其值得我们投以关注。其次,在这样的观念的统摄下,作家们采取了相应的小说“自然”叙事方式和策略。汪曾祺的对“自然”的“天然去雕饰”的叙事态度以及张承志的浓墨重彩的小说“自然”叙事体现了在“自然”美学观念下的不同的叙事策略;残雪的“黑色的舞蹈”一对“自然”审丑化的寓言般的叙事以及孔捷生的“走入林莽”的混沌的伦理表达则典型地体现出了小说的“自然”伦理叙事方式;而韩少功则在简古、深远、玄奥的“自然”文化图式中寻绎着“自然”的文化因子,韩少功、郑万隆、王安忆、马原等人则以他们的代表性作品表现着“自然”的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的神秘性。最后,这一时期的小说“自然”表现及其叙事体现了属于自己的特点,既区别于同时期的其他类作品,也区别于历史上(现代)的小说“自然”表现,在精神主题、思想价值和文化本质方面显示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
其他文献
“速度”本属于科学研究范畴,用于描述物理运动。“速度的高级牧师”法国社会学家保罗·维希留用“速度”来描绘和解释后现代景观,并提出“消失的美学”这种美学现象。速度不
南宋人严羽《沧浪诗话》云:"以时而论,则有建安体、……元嘉体、永明体、齐梁体…….""永明"为南齐武帝萧赜年号,其在位时期称永明.若合成为"永明体",则既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学
本论文论述的中西诗学源头,主要是指产生和影响中西方诗学的历史文化渊源,是指不同诗学体系赖以产生的社会历史和艺术文化的情势和环境,以及构成诗学传统的理论前提和逻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