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业集群知识转移对开放式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proshyr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业集群己逐步成为发展区域经济,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是,随着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集群内资源过度使用、废弃物过度排放等现象制约着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如何在保证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兼顾区域的生态环境成为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生态产业集群应运而生,并成为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关系的有效方式之一。企业是构成生态产业集群的主体元素,企业的经营活动与生态产业集群的发展息息相关。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只有通过源源不断的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然而在这个专业分工不断加深、产品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很难掌握其创新所需的全部要素。从外部获取创新资源己成为企业解决创新要素缺失问题的有效途径。相关学者称这种创新模式为开放式创新。开放式创新逐渐成为生态产业集群企业的主要创新模式。相关研究指出,开放式创新的本质是知识转移。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也决定了企业只有通过有效的知识转移才能保持并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对生态产业集群知识转移对开放式创新影响的研究对于有效促进生态产业集群的开放式创新、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本文首先对生态产业集群、知识转移及开放式创新的相关成果进行了梳理,对生态产业集群知识转移及开放式创新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文献梳理过程中,提出了本文的研究问题。
  其次,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生态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知识转移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分析,对生态产业集群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构建了生态产业集群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型,分析了生态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的构成要素,总结了生态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的影响因素,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再次,本文建立了生态产业集群知识转移对开放式创新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从知识转移效果、知识转移效率和知识转移网络结构的变化三个角度入手,分析了知识转移对生态产业集群开放式创新的影响,建立了影响因素与开放式创新反馈结构的因果关系模型。针对因果关系模型,运用系统基模分析法,分析系统的反馈结构,提出了本研究的理论假设。
  最后,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对上文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逐一验证。根据上文的理论假设,参考了相关研究成果,形成了本文的调查问卷。经过问卷的初步发放与修改,确定了最终的调查问卷。经过问卷调查与数据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送方的转移动机、接收方的接收动机、接收方的吸收能力、知识存量对开放式创新广度具有正向的影响;知识的内隐性、知识转移网络结构的变化对开放式创新广度具有负向的影响;发送方的转移动机、发送方的释放能力、接收方的接收动机、接收方的吸收能力、信任度、知识存量对开放式创新的深度具有正向的影响;知识的内隐性、知识转移网络结构的变化对开放式创新深度具有负向的影响。发送方的释放能力、信任度、技术支撑对开放式创新广度的影响及技术支撑对开放式创新深度的影响未得到支持,需要进一步的探究。
  此外,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4点生态产业集群促进开放式创新的知识转移管理对策,分别为:(1)建立生态产业集群知识转移激励机制。(2)建立生态产业集群知识共享平台。(3)建立生态产业集群知识转移信任体系。(4)稳定生态产业集群企业间的组织结构。以期能够为区域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如疾病洪水金融危机等)越来越多,供给和需求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背景下更难把握预测,激烈的竞争和复杂的供应链的内部结构,使得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与效益在不断提升地同时,但也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变得更容易断裂通过识别潜在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防范或降低风险对于企业是十分重要的通常认为,供应链风险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外生风险和内生风险两类外生因素(宏观因素和产业因素)会导致供应链
学位
中国移动MM手机应用商店是第一家由运营商主导的手机应用商店,自创立以来,它为中国移动创造了非常多的增值业务收入,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饱受诟病。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移动MM的发展现状、营销环境、使用意向分析和策略分析,针对目前中国移动MM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较强的营销策略建议。在分析过程中,采用了TAM模型、SWOT、4P等分析方法,并且在正文中加入了2013年中国移动MM用户情况的详细分析、国外优秀手
学位
早期以价值链为背景的升级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外向型企业凭借低级的要素禀赋作为比较优势嵌入到以发达国家领先企业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中,有利于外向型企业在国际分工中快速地学习到一整套完成产业升级所需的知识,从而培育和提升自身的能力,最终实现产业升级。然而,“低端锁定”效应的存在使上述观点受到质疑。发展中国家的外向型企业如何突破全球价值链上领先企业对其实施的“低端锁定”成为产业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
学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客户关系管理成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保持稳定发展和市场销售份额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在研究客户关系管理理论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大连神洲众益集团有限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的实际情况,分析公司客户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多的经验借鉴。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在对国内外客户关系管理的发展及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了客户关系管理理论的核心理念及内涵
学位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许多行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不少厂商为了摆脱“价格战”的囚徒困境,试图通过合谋来统一制定产品的价格,组建价格联盟。改革开放以来,价格联盟一词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早在二十一世纪初,我国九大彩电厂商就在深圳首次结盟,成功创立了中国彩电业企业峰会,试图以同行议价的形式共同提高彩电零售价格,以维护自身的高额利润。随后,又出现了一些为摆脱“价格大战”而组成
学位
研究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R&D活动对企业的重要性得到了各方的认可,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必须更加重视这个关系到自身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活动。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可能对研发投入的资金水平、研发决策的执行效果产生消极影响。而独立董事最基本的职能是监督职能,他们的存在能够减少委托代理问题的出现。同时根据资源依赖理论,独立董事可以增强董事会的团队异质性,并且拓宽看待问题的视野,对研发决策可以提出多
学位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大,加上顾客个性化需求的增加,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纷纷展开合作,加入供应链,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保持较高的关系质量,提高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同时供应链的协调发展,也将促进企业共同受益,实现资源互补和利益共享。供应链企业间合作关系质量与整条供应链运作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相关,因此,如何测量整条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的关系质量是
学位
目前中国因产业升级对技术转移存在迫切需求,而同时中国存在成果转化率非常低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探索新型的技术转移模式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借助市场营销学中的顾客价值理论以及传统的技术转移理论,构建适用于技术转移体系的顾客价值理论模型CLV模型。然后利用实际操作经验对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宁波技术转移中心4期技术转移模式进行系统分析,通过CLV价值分析,归纳总结各期模式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国内外的典型技术转移模
学位
对并购重组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认可其是企业迅速扩张的重要手段和捷径。由于并购过程中存在各种不确定因素,致使很多并购不能成功或虽成功但并未实现企业并购的预期目标。并购不仅仅是企业家用于企业迅速扩张的重要手段,同样也是理论界众学者热于研究的一个主题。近年来,我国房产业取得了蓬勃发展,但也由于房价的不断提高,国家也不断的推出了调控措施来抑制房价的过快增长。从2007、2008年开始,我国房产业开始迎
学位
EPC总承包模式下,承包商企业的竞争已从单个企业间的竞争升级为供应链间的竞争,而协同绩效的改善是提升工程供应链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交易成本理论的视角下,通过正式的合同机制来控制EPC工程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机会主义风险会导致合同的设计及执行成本过高,往往需要社会资本等非正式制度加以补充,共同作用才能起到降低供应链整体交易成本和提高协同绩效的作用。同时,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下,社会资本可以应用于双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