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疟疾流行潜势及其生态影响因子结构模型研究

来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love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明确库区疟疾流行现况;评析库区疟疾流行潜势:分析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对库区疟疾流行潜势的影响;提出相应防治策略与措施。方法①根据库区生态因素及疟疾发病状况,分层整群抽样随机从库区不同地段选择6个县(区),每县(区)选择发病较高的2个乡(镇),每个乡(镇)选择2个自然村,每个自然村随机选择当地150名居民进行疟疾血清抗体水平重复横向调查和带虫情况调查;应用捕获-再捕获方法对库区不同地段的疟疾发病报告情况进行评估。②同时在每个县(区)选择1个代表性自然村连续2年(2008~2009年)于当地按蚊密度最高月份(5~10月)进行媒介按蚊生态习性定量调查,应用Macdonald模型估算媒介能量。③根据疟疾数学流行病学中基本繁殖率理论,结合媒介能量进行库区疟疾输入性和接受性分析以判定库区疟疾流行潜势,同时预测库区疟疾发病稳定性及临界叮人率。④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库区疟疾流行潜势评价指标体系,应用Possion回归和灰色系统理论分析库区疟疾流行潜势与自然社会的关系。⑤应用时间序列线性理论和回归分析方法明确建库以来传疟媒介密度变化趋势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⑥结合专业理论,应用结构方程建模、验证和修正,以确定三峡库区疟疾流行潜势生态影响因子的最优结构模型;应用SAS9.1统计软件实现上述分析。结果①建库以来(1997~2009年)库区疟疾发病一直处于较低水平(0.08~0.64/10万),平均发病(0.26/10万)低于周边的湖北省(4.79/10万)和全国平均发病水平(2.80/10万);但库区不同地段疟疾发病水平存在差异并有一定的漏报;传播季节末期库区居民血清抗体水平高出前期94.44%(1.40/0.72),且末期的15岁以下儿童感染率增加明显(P<0.01),为前期的3.21倍,显示当地疟疾传播尚未阻断。②库区唯一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不同地段中华按蚊生态习性存在显著差异;叮人率、人血指数和经产蚊比例调查结果依次为0.29~8.92、0.03~0.21、0.51~0.66,而媒介能量估算范围为0.01~0.64。③库区不同地段疟疾输入发病比例为25%~100%,部分地段输入性较高;疟疾接受性指数范围为0.01~0.08,部分区域接受性较高:稳定性指数为0.06~0.40,表明库区处于非稳定状态;部分调查点(万州、开县和涪陵)的中华按蚊实际叮人率分别为临界叮人率的5.72、3.37和2.87倍,显示该区域由中华按蚊引起的疟疾传播仍在持续。④库区疟疾流行潜势评价指标体系由6方面19项指标构成,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和协调系数分别为0.92、0.76、0.39(X2=38.84,n=24,P<0.05),提示该评价指标体系可靠;单因素分析显示叮人率与大牲畜数量、淹没地面积、消落区面积和人均水田面积等变量的相对危险度(RR)依次为0.49(X2=6.38,P=0.01),1.04(X2=14.63,P=0.00).00),1.07(X2=23.49, P=0.00).11.84(X2=10.17, P=0.00),多因素分析显示消落区面积与叮人率仍有统计学关联(X2=5.00,P=0.03);而灰色关联分析显示人血指数与人群露宿率、蚊帐使用率、人均大牲畜数、纱门纱窗使用率和人房畜圈距离的关联度依次为0.87、0.67、0.62、0.56、0.56。⑤库区调查点传疟媒介密度线性趋势回归系数(b=-0.01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传疟媒介密度与前3个月累积气温(r(1,3))的相关性(r=-0.375,P=0.003)最大;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三峡库区媒介密度总体随着前3个月累积气温(r(1,3))增高而下降。⑥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数:卡方值/自由度(Ration)=5.2270、拟合优度指数(GFI)=0.9961、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0.9987.残差均方根(RMR)=0.1094、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0.1303.规范拟合指数(NFI)=0.9952、非范拟合指数(NNFI)=0.9929,结果显示模型拟合效果较好,从整体上来说该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各变量间的关系;建库以来温度因子、家畜因子、湿度因子和孳生环境对媒介因子的直接效应依次为0.015、-0.228、0.450、0.516。结论①建库以来库区疟疾发病总体低于周边的湖北省和全国平均发病水平,略有下降并稳定于较低水平,但不同地段的发病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人群抗体水平监测结果显示该区域流行季节传播尚未阻断。②库区疟疾流行处于中、低潜势;不同地段的不同程度的流行潜势与当地发病及人群抗体水平一致;稳定性指数显示库区处于非稳定状态;实际叮人率远高于临界叮人率表明库区部分地段由中华按蚊引起的疟疾传播仍在持续;因此库区当前疟疾流行态势尚处于非稳定的低度地方性流行状态。③因库区不同地段的媒介生态习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不同区域的疟疾流行潜势明显不同;而不同地段流行潜势的差别与当地人群行为(露宿)和社会经济(蚊帐使用、大牲畜数量)及环境因素(水田面积、消落区面积、淹没地面积)等生态环境变量相关。④时间序列分析显示库区传疟媒介密度建库以来总体呈下降趋势并处于基本平稳状态;且气象因子与传疟媒介密度密切相关,但不同地段的相关性不同。⑤本研究通过对建库以来库区传疟媒介密度和影响因子关系进行结构方程建模和分析,揭示了湿度因子为库区传疟媒介增长的主要动力。研究结果显示结构方程模型可用于研究疟疾流行潜势与生态影响因子的关系,为同类研究提供有益参考。建议①加强潜势较高地区传疟媒介监控:库区部分地段(开县、万州、涪陵)潜势相对较高且以中华按蚊为媒介的疟疾传播尚在持续,加强这些地区的传疟媒介监控可为评估和预测该区域疟疾流行态势提供重要参考;②加强输入性较高地区疟疾病例及时发现和规范治疗:库区部分地段(渝北、万州)疟疾输入性较高,加强疟疾病例及时发现和规范治疗,缩短病程、提高疟疾病例恢复率,对于控制地方性流行和实现消除目标具有重要意义;③关注库区生态环境变化对疟疾传播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建库形成的消落区增加了疟疾传播风险,而湿度因子为库区传疟媒介密度增长主要动力,应密切关注库区生态环境变化对疟疾潜在传播稳定性的影响,开展疟疾传播风险预测、预警以降低可能危害。
其他文献
本文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财务因素,加之公司治理、宏观环境等非财务因素出发,利用共线性检验和时间相依Cox回归构建动态财务预警模型,并与经典的Cox
文章结合阿根廷项目投标实际经验,对工程报价编制进行分析和探讨:第一,结合报价编制经验,分析阿根廷项目报价组成和编制思路,总结报价应提交的主要文件和其要求。第二,重点探
【研究背景与意义】自从1983年,当首例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艾滋病被确诊后,该病毒以惊人速度传播。一般认为,由病毒本身或其他途径破坏机体免疫应答是致病的重要原
动态主动打断项目组合选择问题是项目组合选择研究的新方向,然而该问题中涉及的六个重要参数都是不确定的,需要通过预测或估算才能得到,导致项目组合选择结果存在风险,最优解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我院2000~2007年收治的23例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多以贫血、咯血、咳嗽为特
电气工程在办公建筑物中具有重要地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质量对建筑的正常使用具有重要影响。为了充分发挥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建筑施工单位需要采取必要措施,调控电气工程
经过采取传统的隔离和对症治疗等措施,SARS疫情在2003年6月份得到控制,但SARS(?)可能从动物宿主跨种传播导致SARS再次爆发。抗体尤其是抗体的中和活性滴度以及维持时间决定着
目的 总结Crouzon综合征颅面部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8例Crouzon综合征颅面部CT征象。结果 CT均表现为眼眶、鼻腔鼻窦、颞骨、颌骨及颅底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致病菌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Tb)。由于耐多药(multi drug resistant, MDR)甚至是广泛耐药(extensive drug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