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响应型荧光染料分子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mk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刺激响应型荧光材料,是指对外界刺激如光、热、压力、极性、离子等表现出不同发光和颜色变化的新型智能材料。由于其良好的光学性能和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巨大应用潜力,刺激响应型荧光材料历来都是光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类材料以固态或高聚集状态应用于光电、医药等领域。但有机发光分子在聚集态往往存在聚集诱导淬灭(ACQ)现象,限制了有机化合物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将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效应的分子用于刺激响应荧光材料是解决ACQ现象的有效策略。在本论文第二章中,我们首先设计并合成了6个四苯乙烯(TPE)衍生物,在分子中分别引入羟基、芳香基、席夫碱和胺等结构,使得分子的结合位点和分子构型发生改变,进而产生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通过测试TPE衍生物与不同金属离子作用后的光谱变化,我们发现这6种TPE衍生物分别可以选择性识别Al3+、Sn2+、Hg2+、Fe3+和Cu2+。此外,我们测定了TPE衍生物与不同金属离子作用前后溶液的荧光量子产率变化,测定了6种荧光探针分子对金属离子的最低检测限,并通过Job’s plot分析得出了探针分子与金属离子的作用比例,据此提出了TPE衍生物分子对金属离子选择性识别机理。本论文第三章中,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两个三苯胺(TPA)衍生物,并对其刺激响应性质进行了研究。两个目标化合物T1和T2均具有典型的极性刺激响应性质,并且相比于化合物T1,化合物T2还具有突出的可逆压致变色性质,经外力碾压后,其荧光发射峰红移了62 nm,并且可通过加热和溶剂熏蒸的方法使碾压后样品的荧光发射峰发生蓝移。通过对比不同状态下样品的XRD谱图,证明化合物在上述可逆过程中发生了微晶态-无定型态-微晶态的转变。本论文分别设计合成了两类荧光化合物,并对其金属离子、溶剂极性和外力导致的荧光响应性质进行了研究。此类研究有助于将来开发金属离子荧光检测阵列和荧光可逆变色功能材料。
其他文献
随着建筑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正从传统手工业生产方式向工业化生产方式转型发展,装配式建筑凭借其周期短、质量好、节能环保的特点,成为建筑业未来发展的新突破口之一。由于其建造方式完全不同于传统建筑,其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或许有别于传统建筑。为了避免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应提前对施工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风险问题进行科学且可靠的评价。本文在比较探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采用WBS-RBS分析法对装配式建筑
传统交付模式下业主与承包商之间往往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各参与方以自我盈利为中心,缺乏合作、协同水平差,在权利、义务、责任、风险与收益分担等方面经常出现冲突,导致工程项目成本增加,资源浪费。与此同时,项目的复杂性和业主的需求不断提高,对改善参与方合作关系、提高团队协同决策能力和协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传统的项目交付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建筑业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一种新的项目交付方式来替
通过运用情感化设计概念与方法,结合内蒙古旅游文化符号进行文化衍生品设计,以提高旅游人群对内蒙古文化衍生品的购买力度,促进内蒙古旅游产业附属文化产品产业链发展。在以往的内蒙古旅游文化衍生品中,对于产品的设计大多局限与具体的形与物,或者是没有精神内涵的普通旅游纪念品,缺少立体化的旅游文化体验,极少的顾忌旅游文化衍生品带给人的心理意象及情感体验,割裂了产品与人的精神联系,难以通过产品连接游客与内蒙古旅游
工程施工企业在极大受益于高速发展的工程建设同时,始终面临管控施工进度延误的挑战。如何有效开展施工进度延误纠偏管理是施工企业及其施工管理团队普遍面临的现实问题。传统的工程进度管理侧重于进度管理技术与方法的优化与改进,人为因素虽在既有研究中有所提及,但尚未被深入探讨。为此本文开展团队成员内在工作动机视角下施工进度延误积极纠偏行为的管理路径研究。第一,以三元交互决定论的“个体因素-个体行为-组织环境”作
自森林出现以来,森林草原火灾就时常发生。世界平均每年发生20多万次森林草原火灾,且森林草原火灾不易被及时发现,一旦失控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对森林草原火灾进行及时、精准的定位以及监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单纯地依靠地面人工监测森林草原火灾不仅费用高,而且时效性差,存在盲区,监测精度低。相比之下,遥感(RS)因其覆盖面积大、实时更新速度快等特点而成为森林草原火灾监测和防灾减灾必不可少的手段,被国内外
安全操作规程作为企业预防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事故有显著的降低作用,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同时对员工起到安全教育和警示的作用、提升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但笔者在国内多个企业实践过程中发现,企业原有的安全操作规程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有效应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加强员工对安全的重视程度,降低事故发生率,有必要对企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工作进行系统研究,提高
社交网络时代,新型社交平台已经成为用户获取信息、分享观点的重要平台。情绪信息在圈层结构中流动性更强,而传统的事实和意见传递,在维系共同体情感方面的粘合性不够,因此情绪传播成为常态。情绪传播在社交网络中表现在通过社会分享和情绪感染实现逐级扩散,进而影响舆情事件的进程。因此,深入了解舆情事件在社交网络舆情演化中的情绪类型、传播规律和影响,有利于社交网络舆情以及公众情绪的引导和管理。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
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建筑行业飞速稳定发展。然而,行业发展也给建筑工程带来了很多安全生产事故,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所造成的安全事故数量和伤亡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相关学者研究表明,造成生产事故的原因中不安全行为大约占88%,而不安全行为中94%是由于人的不安全心理所影响。由于建筑行业的用工特点,施工组织与施工工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组织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人的心理状态,进而作用于其行为表现。因
作为一种抗菌药物,抗生素为畜禽健康提供了保障,但抗生素滥用会导致畜产品药物残留,增强细菌耐药性,不仅危害畜禽和人类健康,也会环境污染。世界多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禁抗措施来规范抗生素的使用。现有的抗生素检测方法主要有微生物学检测方法、色谱法等,存在样本处理过程复杂、成本高、具有破坏性等缺点,发展一种快速、高效的检测手段成为行业需求。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基础上,本研究从畜禽饲料这一源头出发,以典型喹
本文以酿酒副产物葡萄皮为原料制备膳食纤维(Dietary Fibre,DF),并以DF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葡萄皮DF的制备工艺与水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的理化特性。以SDF为主要原料,探究两种不同方法制备的SDF的抗氧化和体外降糖功能,同时以两种SDF为原料制备水包油型乳液,表征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