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军事革命和市场经济双重背景下中国军人薪酬问题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su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分配关系的调整开始成为涉及利益调整的最核心、最困难的改革。薪酬问题既是分配制度改革中的敏感话题,也是经济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但是在薪酬研究的大量著述中,关于军人薪酬问题的研究明显偏少,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军人薪酬理论研究的滞后。本论文对市场经济和新军事革命双重背景下的军人薪酬制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军人薪酬问题提出的环境背景。新军事革命的到来意味着我国整个国防现代化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想打赢现代战争和未来战争,关键要有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如何尽快地建立起一只高素质的军人队伍迎接这场新军事革命的挑战,是摆在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我军原有的分配方式所面临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军人的收入分配方式并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还没有真正转到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轨道上来。换句话说,我军现行的工资福利制度与其生长的环境极不适应,必须进行彻底的变革。  2.一般薪酬理论及其发展演变。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薪酬概念的最新解释,回顾了薪酬理论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尽管有些理论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但200多年来所积累下的好多学术成果对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军人薪酬问题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3.军人薪酬概念的界定。将一般薪酬理论引入到对军人经济利益的分析之中,并对军人薪酬概念进行了科学的界定,同时还分析了军人薪酬的功能。在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军人的工资基本上就是军人的薪酬的全部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往的工资概念所包含内容在分析军人经济利益问题上已远远不够,实践的发展要求理论也必须与时俱进,所以,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军人薪酬概念和理论。  4.军人薪酬问题的支持性理论。军人薪酬的支持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工资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中的工资理论。它们对于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军人薪酬问题,仍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具体包括:维持劳动者自身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据此,军人工资也由三部分构成,军人劳动力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军人家属和子女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军人教育和训练费用。西方经济学中的补偿性工资差别理论,人力资本差别理论、激励理论、公平理论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军人薪酬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持。  5.影响军人薪酬变化的经济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军人薪酬变化的经济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重点分析了经济增长、国防费规模、市场价格及国家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对军人薪酬变化的影响。军人薪酬来源于国防费,它受国防费总量的影响,也受国防费结构的影响。由于目前中国的国防建设大大滞后于经济建设,国防费投入不足直接制约着军人薪酬水平的提高,国防费增长速度的波动必然引起军人薪酬水平的波动。如何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适当地调整军人薪酬,尽可能减少由国防费的波动所带来的冲击,保证军队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是研究军人分配问题必须解决的。军人薪酬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其绝对量的多少,要受市场价格的重要影响,研究军人的相对薪酬更有意义。  6.军人物质利益与职业奉献的关系。研究军入薪酬问题,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地认识军人的物质利益与职业奉献的关系。军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受其职业特殊性要求首先必须要有职业奉献精神和职业荣誉感,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人都应具备的共同职责。可传统的观念把军人的职业奉献精神与军人的物质利益割裂开来,片面强调军人的爱国奉献意识,强调服从和纪律,人们总是根据军队的社会职能与军队成长的历史传统来定义和看待军人的个体利益,“牺牲”和“奉献”几乎成了军人的代名词,军人不能或不应该提到自身的利益。事实上,这是一种违背现实客观规律的认识。唯物主义表明:一定的精神追求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利益基础之上。军人本身也是一种职业,从军是一种谋生手段,既然如此,也当然遵循人们进行职业选择的比较利益规律。因此,物质利益因素应成为制定薪酬政策的重要依据,要运用好薪酬的激励功能,激发人们从军的积极性,使军人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同国防建设的需要相一致。  7.国外军人薪酬制度带给的启示。通过对国外军人薪酬制度的分析,可以看出,尽管世界各国的社会制度不同,但在军人薪酬制度上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军人基本工资不断上涨,各种津贴补贴较多,军人的薪酬水平在社会成员中都处于较高的水平,这些对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军人薪酬制度,有着借鉴和参考价值。国外薪酬制度带给的启示是,要充分重视物质利益原则在薪酬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军人的薪酬要充分体现军事劳动的特征。  8.对传统的军人工资福利制度的回顾与评价。通过对建国以来军人工资福利制度的分析,可看出军人的社会地位的高低,也是与他们的物质待遇直接相关的。不少人认识上有一个错觉,好像50、60年代那些献身国防建设的行为与人们的物质利益无关,主要靠军入的责任感、荣誉感、奉献精神和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其实不然,从总体上讲当时从事军事工作的人员,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较为落后的情况下,其薪酬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收入分配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既给军人薪酬制度的改革带来了机遇,又使军人薪酬制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的薪酬制度如不及时变革,不仅影响军人本身的经济利益,而且使军人的职业吸引力下降,高科技条件下所需的人才得不到保证,我军的现代化建设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9.军人薪酬制度设计的原则和构想。由于我国正处于企业公司制度尚未真正建立,政府公务员制度仍需完善的经济转型时期,军人薪酬制度的确定还很难在短时间内科学准确地构建起来,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而不断完善。因此,本文也只能对军人薪酬制度的设计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从宏观来看,解决军人薪酬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要增加国防费的投入。具体来说,要从改革军人的薪酬结构和科学合理地定位军人的薪酬水平入手。改革军人薪酬结构,必须提高入门工资;建立合理的军人工资差距;提高军龄工资;加大津贴补贴的力度;与军人社会保障相适应福利待遇必须工资化、货币化。合理地确定军人的薪酬水平,就是要把军人的薪酬水平定在社会中上水平,使军人这一职业在社会中处于较高的地位,更具吸引力。  10.军人薪酬与军人社会保障制度。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军人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也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从前面界定的军人的薪酬概念来看,其内容本身就应包括军人的福利部分。计划经济体制下,军人的福利是实物供给制,所以薪酬中不含这一部分,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军人住房、医疗、养老等已经不在采取福利制的方式,而是与地方一样采取保险形式,而目前军人薪酬中没含有这部分收入,所以使军队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就很难顺利的推行下去。下一步军人薪酬制度改革也应在住房、医疗、养老等方面及时跟上,避免被动。因此,在军人薪酬制度建立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如何尽快、科学地使军人的福利货币化、工资化。在军人保险中重点对军人退役医疗保险和军人退役养老保险进行了探讨。同时,分析了与军人薪酬货币化直接相关的军人住房制度改革的问题。现行的军人住房货币化分配制度是一种“理念”的分配制度,尽管实行了住房补贴制度,但住房补贴只是与工资挂钩,并没有真正进入工资,军人得到的只是购买住房的货币支付能力,并没有真正拥有货币。从实际执行的情况来看,只有转业、复员人员的住房补贴能够到位,其他人员的住房补贴难以落实。因此,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就是要按住房货币化的要求,真正将住房补贴理入工资。
其他文献
目前,服务业在中国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更是日益显著。而河南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相对落后,与其具有的全国交通腹地、资
血友病具有抗第Ⅷ因子抗体之患者,如有严重出血,处理极为困难。本文报告一例20岁的血友病患者,血浆中的抗第Ⅷ因子抗体含量达8单位/毫升,发生了硬膜下血肿,神经系症状进行性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健康和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增加,这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本文以旅游行业的领军者,中国国际旅行社为研究对象,采用SWOT分析方法,针对
在概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该文首先着重分析了转轨时期中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的现状、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以及中国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并从中得到一个共同信
期刊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因此,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
期刊
期刊
经过上百年的时间形成的新古典经济理论从技术的角度看待企业,企业被视为一个只有投入和产出的生产函数,企业在无私的企业主的经营下实现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这种企业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