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O纳米阵列的可控制备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ZnO在常温时的禁带宽度是3.37eV,激子束缚能是60meV,是重要的Ⅱ-Ⅵ族直接带隙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其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并拥有绿色环保、性能稳定及抗辐射能力强等优点使它在光电子器件、微电子器件、太阳能电池及激光器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在FTO透明导电玻璃上对ZnO纳米阵列的可控制备,利用的是两步法制备ZnO纳米阵列,即首先在FTO透明导电玻璃上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ZnO籽晶层,然后再用水热法在籽晶层上制备ZnO纳米阵列。溶胶-凝胶法对实验仪器的要求不高,水热法是在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的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水热法制备流程简单、成本低廉,能够在大面积的基底上实现ZnO纳米阵列的均匀化生长。
  在制备ZnO的过程中,采用乙酸锌[Zn(CH3COO)2·2H2O]作为锌源,然后在冰醋酸及乙醇胺的共同作用下,溶于乙二醇甲醚此溶剂中,并于室温环境中冷却生成凝胶;之后再利用旋涂的方法把溶胶均匀涂覆于FTO透明导电玻璃上,通过热处理方法制备ZnO薄膜。在制备ZnO纳米阵列中,采用乙酸锌[Zn(CH3COO)2·2H2O]和六次甲基四胺(C6H12N4)在热介质中溶解;溶解后的锌盐乙酸锌[Zn(CH3COO)2·2H2O]与碱液以离子、分子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最后冷却形成饱和溶液,随后再形成晶粒,最后结晶生成ZnO纳米阵列。
  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S)等表征方法,对ZnO纳米阵列的晶体结构、光学特性及其表面形貌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了不同的籽晶层层数、不同的锌源(Zn2+)浓度、不同的制备时间及不同锌碱比(Zn2+/OH-)等对ZnO纳米阵列的影响,对ZnO纳米阵列最佳制备工艺的采取了深入研究,实现ZnO纳米阵列的可控制备,从而获得高质量的ZnO纳米阵列。通过实验得出ZnO纳米阵列的最佳制备条件:配制的前驱体溶液的锌源用乙酸锌,锌离子(Zn2+)浓度为0.15mol/L,锌碱比(Zn2+/OH-)为5∶1,水浴反应时间为1.5小时,水浴温度为90℃,其可见光区的透过率能达75%。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真实网络流量进行会话分析、重新标记并重组,合成为背景流量,通过网络配置解决背景流量在并发场景中的网络隔离性问题,实现网络测试床中的背景流量管理系统,并通过4个并发场景的实验测试验证了该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随着光纤激光器的研究水平大大提高,光纤激光器在军事装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对于车载使用的高能激光武器,由于缺乏稳定的电网供电,因此采用超级电容作为光纤激光器电源的储能装置。又因为传统线性电源的能量消耗大且效率低,所以在以超级电容为储能装置的条件下,车载高能激光武器的持续使用受到了限制。另外,车载条件下的使用空间有限,需要将光纤激光器及其电源系统一体化,因此对整体散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
显示系统的人机交互性是衡量现代飞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仅靠CPU在显示系统中绘制简单的图形难以实现良好的人机交互性。通过在显示系统中加入图形处理器(Graphic Processing Unit,简称GPU)可以有效地提高图形绘制的速率及质量。图形处理器及其相关软硬件技术是实现显示系统高性能、高可靠性、低功耗的基础及核心。GPU算法仿真平台为图形处理器关键软件开发技术之一,遍布了GPU的仿真、开发
太赫兹(THz)技术在远程遥感、雷达监测、国防建设、大气环境监测、生物医药检测、国民安全、高速通信与传输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缺乏功率高、稳定性好的THz波源是制约THz技术发展的瓶颈之一。光电导天线(photoconduction antenna,简称PCA)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等优点是发射THz波的理想器件。本文首先概述了THz波技术以及其应用领域对研制高功率THz波源的需求及目前T
学位
石油是一种战略性能源,关系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对石油能源的探测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伴随着国内外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的不断提高,地震勘探法作为石油探测方法中最有效的物理探测方法,获得了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与此同时随着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地震勘探的电子测量设备,其性能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本文通过分析田内外地震勘探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现代信号采集与处理技术,设计了一
学位
传统的波场传播方法,如基尔霍夫波动方程高频近似解方法、频率-波数域的相移方法等,均采用一组具有全局特性的基本函数对波场进行分解,这使得平面波全局化的基本函数占据了整个空间,点源激发的波场充满了各个方向。它们在非均匀空间中的传播将变得十分复杂,需要解决全空间的波场问题来对波动方程求解,也不能很好的反映非均匀介质的局部特征。因此,本文采用了基于波场局部空间分解的局域化传播算子代替全局化传播算子,以提高
学位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有必要对生产的产品参数进行采集、监视和记录。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数据采集系统被广泛应用,尤其在语音、雷达、电力、通信、声纳、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对数据采集系统的精度要求、速度要求日益增高。在数据采集系统中,常见以单片机或DSP芯片为控制核心。但由于这两种实现方式都有一定的不足,相比之下,FPGA有单片机和DSP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本
铁路运输在我国的交通运输系统中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是近几年来高速铁路发展迅速,但铁路轨道一旦出现损伤,尤其是轨道断裂,往往会导致严重的事故,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与重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对轨道的断裂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铁路上断轨检测的需求,根据需求设计了一种针对无缝长轨线路的断轨实时监测和定位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钢轨的使用情况,一旦发生断
学位
随着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无缝线路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对钢轨断裂状态检测的实时性、检测效率等提出了新要求,现有的检测方法不能够满足检测要求。超声导波可以在钢轨中良好地长距离传播,能够覆盖钢轨的整个横截面,且不受电气参数影响,非常适合用于长距离的钢轨断裂状态检测。但是当超声导波用于钢轨状态检测时,具有多模态、频散、衰减等特性,这都将影响检测时超声导波信号的判断与识别,因此研究超声导波的传播特性具有重要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