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永磁同步电机具有体积小,转速高,转动惯量小,功率密度大等特点,其转子本身就可以达到较高的转速,因此对于一些转速要求高的场合可以省去机械提速装置,减小系统振动和噪声,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和传动效率,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目前国外对高速永磁同步电机技术实施技术封锁,国内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永磁同步电机产品,国外高速永磁同步电机完全垄断国内市场,因此对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针对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特点,对隐极式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在对常用的有位置传感器转子位置检测方法与无位置传感器转子位置检测方法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滑模观测器法与PI模型参考自适应法进行了仿真,结果发现,滑模观测器法在保证其全速度域稳定性的前提下,对转子位置的检测在电机低速时存在很大的抖振,PI模型参考自适应法在电机低速时所检测的转子位置存在小幅振荡,电机高速时具有较大的延迟,影响了高速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检测准确度。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模糊滑模观测器法与模糊PI模型参考自适应法,即应用模糊控制器分别对滑模观测器与模型参考自适应法进行了改进,应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其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通过对所提方法与原方法的仿真结果的比较分析,证明上述两种方法分别有效的抑制了滑模观测器的低速抖振,减小了模型参考自适应法的低速振荡与高速延时,更适合高速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检测。为进一步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与实用性,搭建了带有风机负载的4kW磁悬浮轴承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实验平台,分别对上述两种方法进行了实验。通过对所提方法与原方法的实验结果对比分析,低速域500r/min时,模糊滑模观测器所检测的转子位置抖振明显小于滑模观测器所检测的转子位置的抖振,且在高速域20000r/min以上时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模糊PI模型参考自适应法相对于PI模型参考自适应法,所检测的转子位置在低速域500r/min时振荡明显减小,高速域20000rmin时相位延迟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