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力吸振器的浮置板轨道低频振动控制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动荷载引起的低频振动由于其传播距离远、衰减缓慢等特点,对沿线建筑物内的精密仪器甚至人体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影响。目前,现有轨道结构中浮置板轨道减振效果最优。但研究表明,浮置板系统的轨道结构、隧道结构以及周围土体只能有效衰减高频振动成分,对20Hz以内的低频振动成分衰减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研究各类减振措施的同时,有必要对轨道结构的低频振动特性进行相关研究。论文针对常规浮置板轨道低频共振放大现象,以某地铁线路浮置板轨道为工程背景,分析动力吸振器对轮轨作用下浮置板轨道低频振动的控制特性,为被动式减振轨道结构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参考某地铁线路浮置板轨道设计参数,建立了附加动力吸振器前后的浮置板轨道有限元模型;根据浮置板轨道动力吸振器设计方法,得到了不同质量比下控制浮置板前两阶模态动力吸振器的最优设计参数及最优附加位置;采用谐响应分析对浮置板轨道前两阶模态动力吸振器的减振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浮置板轨道动力吸振器设计理论,能够比较准确地确定浮置板轨道动力吸振器最优设计参数和最优附加位置;简谐荷载作用下,浮置板轨道动力吸振器能有效抑制浮置板轨道固有频率附近频段的低频振动。运用车辆—浮置板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以插入损失为评判标准,研究列车动荷载作用下浮置板轨道动力吸振器的吸振特性。结果表明:浮置板轨道动力吸振器能够有效抑制浮置板轨道共振引起的低频振动,并能有效抑制低频振动向周围基础的传递;浮置板轨道动力吸振器质量比越大、钢弹簧阻尼比越小,轨道板插入损失越大,动力吸振器低频减振效果越明显;不同车辆运行速度对浮置板轨道动力吸振器的吸振效果影响不大。针对常规浮置板轨道低频共振放大现象,基于浮置板轨道动力吸振器的最优设计方法,提出了浮置板轨道的改进方法,并提出了一种新型被动式减振轨道结构。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浮置板轨道低频共振放大现象得到明显抑制,轨道板最大插入损失可达11.9dB;新型被动式减振轨道结构能够有效抑制框架板固有频率附近频段的低频振动,相同质量比条件下,新型被动式减振轨道结构板长越短,轨道结构主板的插入损失越大,减振效果越好。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局部性、地区性甚至更大规模的突发事件却时有发生,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灾难。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开展应急救援是世界各国都要面对的难题。应急物资是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应急物资调运工作事关救援成败。所以,应急物资调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运筹学的方法,结合救援工作特点,研究应急物资调运问题,主要工作如
网格是一种在广域范围里动态地组织、共享和使用各种资源(包括计算、存储设备、共享设备、通信基础设施等)的技术。网格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网络性能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光网络
蒙华铁路煤运通道岳阳至吉安段广泛分布有风化或易风化软质岩,若能用于路基填方,将显著节约路基工程的投资。然而,软质岩C、D组混合填料用于重载铁路路基填筑还缺乏系统性研
粪便是人体的主要分泌物,粪便中的生物细胞状况反映了病人生理状态的病理变化情况。粪便的杂质较多,常规适用于血液、尿液环境的生物细胞自动检测方法不能在粪便环境下使用。
光子网格是将光网络资源进行抽象化,融合其它网格资源,为用户提供动态可控的网格服务,实现广泛资源共享的一种基础设施。实现光子网格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定义光网络资
现阶段,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绝大部分的列控系统是基于移动闭塞的,列车运行充满着复杂性和随机性,难以用传统的精确数学模型来表示,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计算机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