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国,而乡村承载着农业文明的不断变化发展,也是中华民族地域文化源泉的主要发祥地,还是我国广大农业劳作者的栖身地。新农村建设已有数年,“实现村容整洁,美化乡村环境”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需要景观规划设计的参与,它不仅有利于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还有利于调整乡村生产结构,为我国广大乡村开拓一片崭新的发展前景。我国还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或丘陵地形占据版图面积的三分之二,山地型乡村面积较为宽广。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山地型乡村景观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虽然山地型乡村具有区别于平原乡村的独特自然美景,但“生态脆弱区、环境敏感区”等都是其形象别称。纵观山地型乡村景观建设现状,令人十分担忧,这些不合理的建设破坏了乡村原始自然风貌,扰乱了乡村居民交往行为习惯,不利于乡村农业结构的调整等等。因此,需要对山地型乡村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需要亟待解决。本论文以鄂西山地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作为初步探讨,为了使其得到更科学、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本文引入了《系统论》方法,将整个鄂西山地型乡村景观作为一个系统来规划设计,通过搜集、整理、分析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文献,结合对鄂西山地型乡村景观的实际调研情况,将其划分为三个景观系统,即乡村自然景观系统、乡村实体景观系统、乡村文化景观系统,分析了三个景观系统各自的特点及现状,提出了对鄂西山地型乡村景观规划的五个原则,利用了景观生态学、景观美学等相关理论,对三个景观系统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规划设计。同时,将理论付诸于实践,以自身家乡一一秭归县高潮村作为上述理论的论证对象,证明其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通过把鄂西山地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将其合理划分为三个景观系统,使三个景观系统共同对其服务,它们呈现出三足鼎立之势,以维护鄂西山地型乡村稳定、安全的景观格局,从而使山地型乡村得到更加生态、和谐、现代的发展,真正造福于鄂西山地型乡村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