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玉蕈新品种遗传稳定性及生理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passat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斑玉蕈(Hypsizyus marmoreus)又名玉蕈,真姬菇,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食用兼药用的珍稀名贵食用菌,现已成为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重要品种之一。本研究以真姬菇9600与凤尾菇融合出的具有漆酶活性的新品种闽真1号作为实验材料,采用RB-PDA平板显色法、ABTS法,定性、定量测定漆酶活性,再通过分子水平检测漆酶条带,从而判断闽真1号的遗传稳定性,进而研究生长过程中产酶规律、微量元素及不同培养条件对其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遗传稳定性研究闽真1号经出菇传代3次后,分别采用RB-PDA平板显色法、ABTS法,定性、定量测定漆酶活性,结果表明,闽真1号与子一代、子二代和子三代都能使RB-PDA平板变色,ABTS法定量测得的酶活分别为22.83U/L、16.92U/L、19.75U/L、16.75U/L,漆酶基因的扩增结果显示,闽真1号与子一代、子二代和子三代均能扩增出漆酶基因的小片段。说明闽真1号在传代过程中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2酶活变化规律在整个栽培过程中,闽真1号的漆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在菌丝营养生长阶段活力较高,但在生殖生长阶段活力却较低。而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酶活力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会逐渐升高。说明菌株降解基质有一定的次序,即先降解木质素,然后再降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从而为菌株的整个生命活动提供营养。3微量元素的影响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同一微量元素的不同浓度对闽真1号菌丝生长和酶活影响程度各不相同。本研究中微量元素对菌丝的影响表现为:在PDA加富培养基中添加Cu2+对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在生产培养基中添加Cu2十促进作用显著;在PDA加富培养基中添加Mn2+对菌丝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在生产培养基中添加Mn2+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明显;在PDA加富培养基和生产培养基中分别添加Fe2+,对菌丝的生长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微量元素对酶活的影响表现为:Cu2+能提高漆酶、纤维素酶的活性;Fe2+对纤维素酶有激活作用,对木聚糖酶有却抑制作用;Ca2+对木聚糖酶有激活作用;Zn2+对木聚糖酶有抑制作用。4不同培养条件的影响分析测定了不同营养条件下斑玉蕈菌丝形态特征、生长速度及产酶规律。低碳氮盐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但其菌丝非常稀疏,边缘不整齐,在整个生长阶段酶活力(包括漆酶、锰过氧化物酶、木素过氧化物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较低,营养不足对该菌菌丝生长速度影响不明显,但对菌丝形态和酶活有很大的影响;低氮条件下最先产生木质素过氧化物酶,说明限氮条件可以刺激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产生;高无机盐条件下最先产生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但菌丝生长速度较慢,酶活性比较低,浓度过高会影响菌丝生长。结果表明,不同的营养条件对斑玉蕈的菌丝生长及多种酶活性有很大影响,这为斑玉蕈改变营养条件调节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形态以及基质降解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斑玉蕈栽培过程中基质的高效利用、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写作更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教师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作文教学,探索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又一路径。本研究选取B市J学校的Z老师为个案进行研究。z
检察机关行使民事诉讼监督权,要在法治框架下实现检察权与审判权、当事人诉讼权利之间的相互协调,遵循检察机关监督民事诉讼法理基础。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使民事检察监督
赵雷火了,一首《成都》,让无数人记住这个嗓音质朴、眼神干净的民谣歌手。
期刊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法治疗前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中医症状量化积分的变化,对健脾补肾法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acute myeloidleukemia)化疗结束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及安
养殖场恶臭气体对大气的污染已构成了社会公害,不仅使人类生存环境恶化,而且对畜禽健康及畜牧生产也造成严重影响,养殖场造成的环境污染治理迫在眉睫,而生物法是目前应用较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化率不断上升,2011年城市化率首次超过50%。随着城市化率的不断提升,中国的城镇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城镇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小、中
<正>今年上半年华夏保险保费收入达到815亿元,市场排名位列前三,据进入"千亿俱乐部"只差临门一脚。在"资产驱动负债"的新命题下,以安邦、生命人寿和华夏为代表的中小险资迅速
<正>在当前互联网企业、产业资本纷纷跑马圈地试图分羹之时,郭为和已改头换面的神州数码能否气定神闲面对更残酷的厮杀?接连斩获智慧城市战略合作项目,全面布局智慧农业,神州
从传统规范伦理学的义务论与目的论的分歧,到现代元伦理学的认识主义与非认识主义、直觉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争执,无不与对伦理学对象的不同理解直接相关。伦理学必须不断地依据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