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先艾乡土小说的审美意蕴解读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kfc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蹇先艾是第一位以创作“乡土小说”而留名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贵州籍作家。本文主要以蹇先艾20、30年代的乡土小说为研究对象,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从其乡土写作的价值转向、民间叙事的传奇性、对时代悲剧精神的渲染以及价值表达的真与善方面来挖掘其乡土小说所蕴含的深刻审美内涵。首先,从对蹇先艾前后期的乡土小说创作的介绍,来探讨作家乡土写作的价值转向。在个人抒怀阶段,主要书写作家对故乡的回忆和怀念之情,作品以主观抒情为主,重在迎合五四启蒙主题。在乡土写实阶段,借助回乡的经历,站在现实主义的高度,关注边地社会现实和对黔北乡风民俗的描绘,在追求作品的文学性基础上对民俗文化给予了批判,在对故乡的关照中完成了乡土写作的价值转向。其次,蹇先艾以一种民间的视角来思考问题和叙述故事,采用民间的叙事手法,来关照乡村、底层与一般人的生活,采取避常取奇的叙事模式来书写黔北乡村中的生命传奇,使作品呈现出一种传奇性的审美追求。同时,蹇先艾作品对传奇性的过分渲染,制造了可读性,却又导致了一种“传奇不奇”的效果。再次,蹇先艾一方面通过对惊悚场面的描写带给审美主体以悲剧美的感受,对勤劳穷苦人的悲惨遭遇的描绘揭示了命运的悲剧。一方面又以强烈的主观情感的渗透来渲染文学主体之悲。除此之外,蹇先艾也透过对黔北地区落后乡俗的书写来渲染社会悲剧主题,从而使其乡土小说具有鲜明而浓厚的悲剧性色彩。最后,蹇先艾小说在传奇、神秘、悲壮的写作背后,实际上蕴含着一种明确的价值理想,也就是真与善的价值表达。蹇先艾有着明确的道德立场,即在体验平民生活中倾注自己对底层人民的同情之善和对罪恶社会的批判之真。
其他文献
《民族文学》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全国性少数民族文学期刊,它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和广阔的影响范围成为了当代最具权威性的少数民族文学期刊,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
《论语》是先秦儒家的重要著作,王弼是魏晋玄学中正始玄学的代表人物。《论语释疑》是王弼在魏晋时代玄学背景下对《论语》的新解读。它既是对《论语》基本精神的继承,同时又
主要对哈尔滨几所大学本科的200多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进行手机媒体对大学生课堂行为表现影响利弊的现象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手机媒介素养概念模糊,自控力低,较大
立足于民营企业内控制度现状的调研,阐述了内控制度的演变,分析了内控制度建设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探讨了民营企业内控制度设计的原则、目标及关键点,结合民营企业可持续发
<正>一、课题研究背景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地开展,教师日益重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小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和正确运用基础课程,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必
会议
今年,多家互联网巨头“围猎”教育领域,一时间,该行业风起云涌。5月,腾讯宣布成立腾讯教育,集成六大事业群共20个教育产品;两个月前,网易有道合并网易教育事业部旗下产品,加
高校青年教师是高等教育未来的希望和继往开来的中坚力量,其心理是否健康,不仅直接影响其教学态度、观念和教学科研行为,而且影响到“育人”的过程和效果。调查显示,当前高校青年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推进和公民权利及法律意识的提高,司法逐渐成为公众解决纠纷、化解矛盾的首选方式。越来越多矛盾纠纷开始涌向司法机关,这既给我们逐步推进司法改革带来了
中国作家的乡土情结有历史的传承性,从古代的田园诗词以及杜甫诗词对劳苦大众的苦难呻吟,到五四时期以鲁迅先生为首兴起的乡土小说的热潮,从三四十年代的社会主义的革命小说到进
赵郡李氏是中古时期重要的士族之一,自西晋始分为东、西、南三祖,经过世代积累和发展,入唐以后仍以三祖为基本支系在唐代政坛与诗文领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文章选取赵郡李氏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