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源性心理损害在组织中的交互方式与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zi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源性心理损害是个体对劣性职业源情境刺激的负性心理反应,并导致个体在认知、情感、态度以及行为方面产生了负面的结果,其维度包括心理荒芜和逃离强迫两个方面。基于情绪感染和压力交互理论表明工作场所的心理损害具有交互性,一旦环境允许甚至支持心理损害在组织中交互,就会使个别的心理损害最终演变成群体的、系统的心理损害,影响组织的效率、生产以及发展。本文研究职业源性心理损害在组织中的交互方式,并对其交互介质、交互路径、交互过程、交互影响因素以及干预对策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从理论层面分析得出,职业源性心理损害在组织中的交互主要以情感和行为为介质的方式进行。依据组织架构和交互介质,交互路径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指挥链”上情感交互、“指挥链”上行为交互和“工作链”上情感交互、“工作链”上行为交互。交互过程是指职业源性心理损害在组织中的交互阶段,分为心理损害、负性表达和损害感知三阶段。此外,职业源性心理损害在组织中的交互受个体特征因素和组织情境因素的影响。基于352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首先,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了心理损害、负性表达和损害感知在个体特征因素上的差异;其次,采用全模型分析心理能量在损害感知与职业源性心理损害间的中介效应;最后,通过回归分析研究组织情境因素对职业源性心理损害交互的调节效应。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职业源性心理损害在组织中的交互因个体特征因素而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职务、性别和婚姻状况。(2)心理能量在损害感知与职业源性心理损害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3)组织情境因素中领导风格、人际关系氛围、组织公平对职业源性心理损害在组织中的交互存在部分调节效应。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结论,从劣性职业源情境改善和职业源性心理损害在组织中交互管控两方面提出相关的管理对策,从而提高员工个体和组织的心理健康水平。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云计算领域的活跃创新,尤其是我国“新基建”计划的提出,云计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在进一步推动政府和企业等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为其提供有效的、值得信赖
自从组织社会化概念被Schine(1968)引入到组织后,员工组织社会化研究不断丰富着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80后”高校毕业生是企业人才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企业
深度阅读教学原理乃是深度学习,由两位瑞典学者菲尔伦斯和罗杰基于学生阅读实验,在1976年首先提出的语文学习层次的一个概念.倡导深度阅读,防止教学知识的浅层化和学生思维的
期刊
摘 要: 教师在工作中如何让自己的爱心教育为学生所接受,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受到启迪和教育。本文结合教育案例,说明教师需要持有一种平和的心境,一种智慧的胸襟,一种独特的魅力,深入了解学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真诚的爱心唤起学生积极向上的内部动力,使之不断向好的方向转化。  关键词: 关怀和理解 信任和支持 赏识和鼓励 宽容和体贴  党的十八大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把
人本管理思想和财务治理机制存在很强的逻辑关联性,融合了人本管理思想的财务治理机制将更加完善、高效。本文基于此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以案例论证了笔者的观点。笔者以充分调动企业利益相关主体的积极性并实现其利益最大化为主线贯穿全文。首先对财务治理机制的核心——财权配置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现代企业财权的来源已经发生了变化,企业股东和债权人的财务资本、经理和员工的人力资本、供应商和客户的市场资
统编教材八下目录后写有注:阅读单元的课文分“教读”和“自读”两类,篇名前标有“*”的为自读课文.“教读”自不用多说,而“自读”如何操作,的确是一个大问题.笔者以不同的
期刊